第580章 《黄沙法典》

无尽灰夜 柯辟邪 2522 字 3天前

罗布泊,那片神秘又危险的沙漠,在一个血色月光的夜晚,怪事即将上演。

唐瑞龙在帐篷里,已经是第三次核对那些楔形文字了。突然,他听到沙暴像个调皮又凶狠的家伙,把帆布帐篷掀得哗啦作响。他赶紧看了眼GPS定位仪,这一看可不得了,他们偏离预定路线足足23公里。不过呢,也有意外收获,在月牙形峡谷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块刻满符号的玄武岩碑。领队老周那叫一个兴奋,抄起洛阳铲就敲下一块岩芯。嘿,暗红色粉末在探照灯下泛着诡异的磷光,那哪是什么粉末呀,分明是氧化了三千年的干涸血迹,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到了研究这些符号的时候,唐瑞龙拿着钢笔在羊皮纸上写写画画,笔尖都洇出墨团了。他发现这是苏美尔语的变形体,可动词时态完全颠倒。法典第三卷里“生命之轮”章节,“死亡”写成“活体解构”,“自杀”对应着“灵魂升维”。他用紫外线灯一照岩画,嘿,隐藏的朱砂线条勾勒出十二具呈环状跪拜的人体,每个人的头颅都转向法典中央的卍字符,这符号在楔形文字里代表“永生之门”,真是越来越神秘了。

第三天正午,摄影师小吴的GoPro记录下超诡异的一幕。沙丘背阴面居然浮现出和法典岩画一模一样的投影。当天晚上,帐篷里到处都是呕吐声,唐瑞龙查看自己的翻译稿,发现上面多了增补文字:“第47条:当法典被完整诵读,献祭者将获得时空褶皱中的观测视角;第48条:献祭者的视网膜将成为新的观测窗口。”这可把大家吓得不轻。

凌晨两点,老周的惨叫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他们在干涸的河床找到了他的尸体,考古铲插在心口,河床泥沙上还用血写着倒置的楔形文字:「汝等皆为观测者」。这一下,大家心里都慌得不行。

剩下的五个人被困在峡谷里,唐瑞龙在法典末页发现了关键线索。原来苏美尔文明不是自然消亡的,而是集体执行了某种“认知跃迁”。领队李教授非要坚持完成翻译,唐瑞龙却发现他脖颈后的皮肤浮现出楔形文字刺青,那是法典第112条“自愿献祭者”的标记。

沙暴夜,唐瑞龙一个人偷偷潜入峡谷深处。应急灯照亮了岩壁上密密麻麻的颅骨,每颗头骨额间都嵌着铜制卍字符,阴森得很。他用法典记载的音节念诵时,地面突然塌陷,露出地下祭坛。十二具身披青铜甲胄的干尸呈环状跪拜,眼窝里嵌着的不是眼球,而是打磨成球形的黑曜石,这场景就像恐怖片里的一样。

在祭坛中央的青铜鼎里,唐瑞龙发现半卷碳化的莎草纸。上面用朱砂绘制的星图和法典第137条完全吻合:「当猎户座腰带三星与卍字符重合,观测者将看见献祭者的倒影」。他突然意识到,三天前的沙暴夜就是这个天文奇点。

随着最后一名队员在帐篷里割开腕动脉,唐瑞龙在血泊中拼凑出了真相。苏美尔人通过集体自杀制造了“观测者悖论”,他们的怨灵被困在时空褶皱中,等着新的观测者触发轮回。这时候,唐瑞龙的视网膜上开始浮现法典文字的全息投影,那些楔形符号正在重组为三维的死亡程序,他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恐怖的漩涡。

唐瑞龙急中生智,用洛阳铲凿开青铜鼎底,露出刻满逆向楔形文字的玉琮。他把法典残卷投入鼎中,整个祭坛开始顺时针旋转。在时空扭曲的眩晕中,他看见三千年前的苏美尔祭司集体跪拜,然后青铜剑同时刺入心口。原来法典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自杀制造“观测者陷阱”,把后来的考古者永远困在因果循环里。

鼎中升起的黑烟凝成人形,居然是老周的怨灵,举着带血的洛阳铲就逼近唐瑞龙。唐瑞龙灵机一动,用楔形文字的倒写咒语打断了攻击。法典残页在高温中碳化,化作十二只青铜甲虫,它们钻进怨灵体内,把卍字符从内到外腐蚀成粉末。

当救援队找到唐瑞龙时,他正跪在祭坛废墟里,用血在沙地上书写新的楔形文字。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就像法典岩画中的跪拜者。沙丘背面的颅骨堆里,青铜卍字符在月光下泛起诡异的蓝光。

三个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罗布泊新发现的岩画为“古代文明认知跃迁遗址”。只有唐瑞龙知道,在他随身携带的玉琮碎片上,永远凝固着苏美尔怨灵最后的形态,那是由无数个时空褶皱中的死亡瞬间,叠加成的永恒观测者。这一趟罗布泊之行,可真是一场充满恐怖和神秘的噩梦啊!

罗布泊,那片神秘又危险的沙漠,在一个血色月光的夜晚,怪事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