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见首长下了结论,剩下那些人也只得陆续退下。临走时,葛建华却独独留了潘昌下来。他望着其他人离去的背影,嘴角透出几分无奈:“唉,这些滑头,各个心中都在打算盘,谁也不肯真出力,都盯着自个儿的利益,少了油水都不肯动弹。”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隐约带着英雄迟暮的怅然,“不过才几个月啊,规矩没个规矩,气魄没个气魄。你看着,这苏城百万大军,怕是要散了。”

潘昌听得心里酸涩,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开口。他知道首长这些时日看着风平浪静,其实内里愁绪万千,表面上的“淡定”不过是一种身为领袖的自我克制。

“首长……”潘昌迟疑片刻,还是低声道,“您放心,咱们迟早会踏上首都的土地。到时候,您就能亲眼见到总参的现状。咱们好歹也是在那里出来的,终究要回去看看。”

这番话倒正戳中葛建华心坎儿,他神色一动,轻轻点头。潘昌把军帽戴好,标准地敬了个军礼,转身迈着大步离开。

待走廊里只剩下警卫员,葛建华面朝门口,喃喃道:“去看看阿涵吧。”

警卫员是个斯文的年轻人,他恭敬领命,边走边琢磨着刚才的那一幕:宋部长被大汉瞪得不敢回嘴,无非是想从顾时叙那儿分一杯羹,结果只把自己搞得像个没规矩的莽夫;胡部长装出和事佬的模样,这才挑了这桩“空手套白狼”的活儿,最后还被司令一句话堵回去,把那烫手山芋捧得死死的。

葛司令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们纷纷带进了自己的节奏,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本事,真不愧是老狐狸。可再精妙,也难挽这摇摇欲坠的百万大军。

警卫员一边走,一边又想到传闻中的“顾少将”——听说他当初在江城时就没想着把所有军队都编进自己手下,反而选出一部分精锐,剩下的全部和民众融合。原本的“军区”旗号都不打了,硬生生搞成一支“平民为主”的队伍。

这可真有意思。他暗自好奇:若真有机会见见这位年轻的傅系少将,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场景?

A区依然灯火通明,这里真正掌握着权力的人们每个人都在考虑着同样的事情——撤离。只是每个人的心思都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那么几个点:利益、权力、以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自己。顾时叙和齐明等人之前也曾就此事进行过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有人主动找上门来,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带着需要带的人,安全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农场空间里过去了六个小时,而外面则只过去了不到三个小时。杨子晴一觉醒来,顿觉神清气爽,只是头还有些许的晕眩,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

她悄悄地走出房间,看了看外面,发现才晚上十点多,别墅里静悄悄的,其他人不知是还没回来,还是都已经睡着了,反正顾时叙还没有回来。按照计划,他们再次去装运物资、为明天的转移做准备的时间是凌晨三点,时间还早,她便又钻回了农场空间,从空间里翻出一套烹饪用具,在一个简易的单灶煤气灶上给自己烧了一顿虽然食材普通,但绝对新鲜热乎的晚餐。

吃得饱饱的,她看着剩下的一些菜,有些遗憾牛奶不在身边。真是奇怪,顾时叙到底把牛奶弄到哪里去了?也怪她自己,前几天那小家伙不识趣地当了电灯泡之后,她就把牛奶扔到了门外,结果第二天顾时叙就说要带它去“特训”。她知道顾时叙是在借机出气,觉得好笑之余也没好意思点破,就由着他带走了奶牛。结果一个“特训”接着一个“特训”,先是每天回来一次,后来变成两三天回来一次,到现在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它的身影了。

“但愿那只小憨货还活蹦乱跳的。”她轻叹一声,抬头看向农场的上空。暖黄灯光照着一片安静的田地和家畜,形成了与末世之外截然不同的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