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急功近利

城中粮草虽然有些短缺,不过隆庆帝答应会尽快调拨粮草过来,想来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士兵的守城经验多少有些不足,不过这对牛继宗和马尚来说也不算什么大的问题,可以通过指挥来解决。

二人曾是多年的战友,又是姻亲,配合十分默契。

白天牛继宗守城,晚上马尚守城,保证了城池的绝对稳定。

草原人昼夜猛攻,想尽办法也无法在二人身上占到一丝便宜。

投降草原的邓仁手下有一只炮营,使用火炮进攻,配合着草原人一起攻城十分激烈。

牛继宗派人记载火炮的攻击频率,教导士兵如何躲避炮击,居庸关的城墙坚厚无比,火炮根本无法击穿,士兵在熟悉之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击。

马尚派人将罐子里放入炸药,制作出了一种简易武器,在守城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居庸关激烈战斗的同时,另一边,王子腾刚刚带兵出了山海关,行至永平府迁安县附近。

在这里,王子腾遇到了朝廷的特使。

特使向王子腾传达了隆庆帝的命令。

“放弃辎重粮草,带领前军加速支援居庸关,粮草沿途补给……”

对于这一命令,王子腾表面上满口答应,但实际上在送走了特使之后他仍然按照原命令行军。十七万大军稳扎稳打的行军,不仅没有丝毫提速,还放慢了不少。

当今天下的局势,王子腾看的比谁都清楚。

他手下最大的筹码就是这十七万军队,有着这股力量,他走到哪里都会安全无忧,什么狗屁圣旨,对他没有丝毫作用。

隆庆帝的想法他其实可以理解。

因为在隆庆帝的视角中,天下虽然有部分叛贼,但总体上还是四海升平,民安业乐的。

朝廷拿不出钱来,那是因为都“藏富于民”,而不是国家本身出了问题。

王子腾的军队即便放弃了辎重也没有关系,只要经过沿途县镇时打开本地粮仓,难道还不够军队所需吗?

但事实上呢?

王子腾这些年南征北战,下两淮,征直隶,治山西,走辽东,沿途所见所闻让他比谁都清楚大熙的真实情况。

摒弃辎重去沿途镇县索取粮食?

恐怕那些镇县的粮仓里没有粮食,只有盖房子的沙子。

到时候大军没有粮食,必然啸营哗变!

那是王子腾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直接无视了隆庆帝的命令,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