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斜织机

第242章 斜织机

在解决了纺车的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对织布机的效能进行提升。

从后世而来的熊洪,虽然对古代的织机怎么制作一头雾水,但好歹去参观过金陵的江南织锦博物馆,里面就有介绍织机的知识,而且还有一架巨大的楼织机,甚至当时还有人在现场演示过。这让他在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余,对纺织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也在那段时间里,认真查找了织机的相关资料。

从原理上来说,织布就是编织的过程,如同熊洪当初编织渔网一样,将线按照规律编织成一片。而无论是外国还是华夏,古代的织机都有五大运动,它们是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和卷取运动。

开口运动是按织物组织的要求,由开口机构传动综框做上下升降,把穿在综丝上的经丝分作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为引纬创造条件。

引纬运动是将梭口一侧的纬线通过引纬机构引到梭口的另一侧。

打纬运动是由打纬机构中的钢筘,将梭口中的纬线打向织口,使纬线和经线交织成具有一定紧密度的织物。

送经运动是由送经机构将经轴上的经丝,不断陆续送出,保持经丝张力恒定,使织造能连续进行。

卷取运动是由卷取机构将织物引过胸梁、压辊、卷取辊,以均匀的张力陆续卷在卷布辊上。

不论是有梭织机还是无梭织机,都是通过以上五大运动完成织造的,所以说五大运动是织机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运动。

既然可以用脚踏装置来进行纺线机的改进,那也可以用这个原理来制作织布机,而熊洪准备制作的织机,就属于脚踏织机的一种——斜织机,这也是来源于他曾经看到过的一种大型木制织机。

相传宋朝时候的花楼织机,大大小小的零件有1800多个,熊洪肯定记不住那么多繁杂的工序和零件,而且他目前也没有需要在布上提花,所以只要简单一些的织机就行。

他记忆中的汉代斜织机,就正好符合他的要求。首先,结构要尽可能地简单,以熊部落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很快地制作出来;其次,这种织机,能够提升现在织布的速度,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出来干其他的事情;然后,这种工具可以让族人们织布时更加舒适,那最好就是坐着,而且有踏板,能够手脚并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坐在炕上或者地上,双脚没办法运动。

大致的图形,熊洪倒也能画出来,只不过具体效果如何,还要实际制作出来进行调试。

准备制作的汉代斜织机也是一种织布工具,在熊洪画的图纸上面,最外侧的部分面有一个机架,而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这样改进以后,操作的人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

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利用踏板完成提综的操作,踏板运用杠杆原理,运行时,织工用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马头”(提综摆杆,前大后小,开似马头),前仰后仰,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的奇偶数分别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强织口。

除了脚踏部分,在这个强织口这里,原本用的引纬线换成了飞梭,可以在左右沿着滑轨来回迅速移动,提高穿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