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腓力二世的怒火

“学习强者,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威廉面对众议员大声的讲出,“明国人比我们强,我们就引进他们的武器,学习他们,让我们的工匠也能得到最新的火器技术。”

老实说,尼德兰是有雄厚的资本说出这句话的,他们的工业底子,比之葡萄牙王国,是要强上很多的。

尼德兰人得到了这批大明火铳之后,一定会进行拆解仿制,这不必说,大明也不怕这些尼德兰人进行仿制。

反正这些燧发枪,欧罗巴人迟早会摸索出来,与其等他们自己造出来,洪治帝便要学习后世欧罗巴对兔子的技术封锁。

你制造不出来,那我就死贵死贵的卖给你,等到你本土能够生产了,那我就不赚钱也要低价倾销给你,挤占尼德兰工匠的本土市场,让这些能够自主生产的工匠坊破产倒闭。

就好像大明遣欧舰队货船上的那些松江及香河棉布一样,大明大老远的拉过来,知道你欧罗巴也生产棉布,那我就低价的进行倾销,抢占你们本土棉布坊的市场。

反正大明的体量足够大,棉布在大明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足够供养起大明目前所有的棉布坊。

真正‘高科技’,大明是必须要死命抓在手中的,比如说瓷器,丝绸,茶叶,火药等大明的独有商品,统统都是进行严防死守,不让技术外泄。

洪治帝甚至颁布了法律,任何有关丝绸及瓷器等行业工匠及绣娘,出关必须跟地方官府申报许可,才能放行。

这些大明独有的商品,才是大明收割欧罗巴的真正利器,并且大明为了限制欧罗巴的人口增长,还打算使出‘高价棉花’政策。

即遣欧舰队会在欧罗巴,且只在欧罗巴处,进行棉花高价收购,让那些拥地多的欧罗巴贵族们以为,能够靠着大明高价收购棉花的机会,逆差回贸易额。

但其实这些来自欧罗巴的棉花,并不是大明所急缺的物资,大明地大物博,哪里需要什么欧罗巴棉花,不过是在学习春秋管仲的‘齐纨鲁缟’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