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孝治还是德治(一)
听到礼部右侍郎黄立重的话,高拱就感到一阵的头大,为这件事,他这些时日在每次五日一朝会上,都跟这些人喷得口干舌燥。
偏偏陈志作为当事人,还不好下场帮他,只有陈于陛等人出声,可这些人有些资历还是不够这些老家伙重。
所谓位卑则人微,人微则言轻,洪治帝又迟迟不肯就此事作出决断,只得苦了高拱在前跟这些人硬犟嘴。
丁忧守孝,在官场上有时用好了,能将一代权臣轻松搞下台,有时却又能被用来针对皇帝信重的大臣。
虽然皇帝可以夺情留置,但对于官员的名声来说,是很致命的。
毕竟华夏自古就是以孝治天下,洪武皇帝恢复华夏之后,也是走的华夏正统路线,自然是将孝治也一同恢复。
而家中父母治丧,子女守孝三年,是硬性规定。
这不仅是道德默认,更是朝廷明令施行的法律条文,这些反对的大臣就是占据了这一法理,不断的出来反对陈志这个次辅被洪治帝夺情留置。
带头之人,就是平日里与陈志‘颇为友好’的内阁大臣赵贞吉与张居正两人,这两人是主张国朝海晏河清,政通人和,还没到非陈志这个次辅,而大明崩坏的地步。
全天下除了皇帝您之外,大明缺了谁,都能运转。
陈志老母病逝,作为大明内阁重臣,更应该带头遵循孝治,怎么能夺情而不顾父母养育之恩呢!
这是说不通的,也是不能做的,让全天下的百姓及士子如何看,难道大明的内阁次辅大臣,就是这般的不孝之人吗!
赵贞吉和张居正抓住痛点,不断的放大陈志将会夺情留置的最大点去说,让这俩人这样说下去,陈志不回去丁忧三年,地球爆炸都得怪罪在他陈志头上了。
可高拱却从忠君为国这点出发,不断的严明立场,不是陈次辅非要留下,而是户部如今各处审核,工期延宕,正需陈志这个尚书监管的关键时刻,怎么能因为家事而废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