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人,有什么交代你便直说吧,你与小王已是旧识,只要是小王能办到的,一定竭尽全力!”
王府内,周王朱恭枵被刘平看的背后发毛,便十分恭顺的发问。
刘平依旧没有多说,只是从怀中掏出了那封檄文原稿。
一把拍在了桌子上,示意面前诚惶诚恐的朱恭枵看一下。
周王浑身一震,对这封书稿也愈发的好奇。
“这刘平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朱恭枵一字一句的看着,可刚看了一会儿。
脸上已都是汗珠,就连握着纸张的双手都在颤抖。
“刘大人,这种谋逆之事,你这是要害小王啊!”
痛呼一声,朱恭枵瘫在了椅子之上,浑身提不起半点力气。
“这样说,周王爷是不愿意了?”
见如此情况,刘平的语气随之一冷。
“刘大人,你这是在为难小王啊!本王……本王给你跪下了!”
朱恭枵脸色苍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竟没有丝毫顾忌的跪倒在刘平面前。
不是周王不要脸面,实在是这事情太过于骇人了。
《大明律》中有记,谋反位居十恶不赦之首。
主犯处极刑:谋反者凌迟处死(极刑),或斩首示众。
连坐亲属:父、子、兄弟等直系亲属(16岁以上)一律处斩,其余亲属流放或为奴。
虽然周王是宗室,但终究是要连累整个周王一脉的。
再说了,藩王造反不成,反而连累全族的大有人在。
早在宣德年间,朱棣次子朱高煦效仿父亲起兵想要抢了侄儿的皇位。
可结果呢,被处以“铜缸炙烤”之刑(活活烤死)。
其子全部处决,封国废除,党羽株连。
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联合地方势力造反。
最终,朱宸濠被押至北京处决,尸体焚毁。
宁王一脉封国废除,宗室成员贬为庶民。
参与叛乱的官员、将领均遭凌迟或诛族。
纵观大明几百年的历史,藩王造反除了成祖爷,就没一个善终的。
也正是如此,朱棣登上皇位以后对藩王势力一再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