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薛景瑜有龙阳之好?

薛虹翻身下马,一旁的西安知州立刻上前牵马。

“既然如此,那兴修坎井的事宜先停一停吧。让大家先回家休息,将这些青壮的厚粥换成薄粥,先等上几日。

算算时间,最迟再有三日下一批粮食也该到了。对了,禁捕令可有效果??”

蝗灾之所以容易反复发生,是因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除了环境天灾的原因外,也有人的原因。

灾年时期,百姓无粮可吃,便只能捕鸟兽、青蛙等兽充饥。

吃的千里无生机,如此一来蝗虫幼虫时期便没有天敌,可以肆无忌惮的成长、繁衍。

薛虹为了确保来年蝗灾不会复发,在解决了灾民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安排了大量的小吏挨个村庄讲解鸟兽、青蛙的作用。

当然,青蛙陕西几乎没有,因为旱的着实太严重了!!有水的地方少之又少!

薛虹只是转了一圈,便觉得没有修水库的必要,修完了也无非是挖几个大坑,放在那里放着。

老天爷不下雨,加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谁也没辙。故而只能修建坎井,以做救急之用。

“回大人的话,本府百姓不敢自夸民风淳朴,却也绝非有意抗命之刁民。

如今朝廷赈灾,以及大人诸位同僚的努力,百姓们都看在眼里。

只要能活下去,大人的命令百姓愿意无条件遵从。”

薛虹这些天来,脸上难得露出笑容:“这还要仰赖诸位同僚牧民教化有方。”

西安知府闻言摆手笑道:“大人不必往下官的脸上贴金了。万民的诉求很简单,不过是活下去罢了。

不瞒大人,我等地方官员或虽有私心,却也未失人性。天灾连年,如之奈何啊!!”

“不必如此,本官从南国异地寻得两种粮种,耐旱、高产,如今京中已经在大规模育种。

本官承诺,待回京之后,这粮种第一批便拨付给陕西。到时候还要辛苦诸位教导百姓如何种植了。

另外,我已将蝗虫厌弃的粮食、植物一一书写成册。

待来年开春后,切记多种作物混合轮做。以免蝗灾复发,重蹈覆辙。”

西安知府闻言大喜过望:“如此多谢大人垂怜!

对了大人,隔壁晋地八大富商之首乔家掌舵人乔百源带着其余几家代表到了咱们西安府。

说是……要亲自拜见大人。大人您看……”

“之前送银子、送美婢过来的便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