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婆说了,拖得时间太久,大人还能保一保,孩子却是保不住了。
还是个男孩,真是……唉。
盛纮下衙回来后得知这一噩耗,面色也是有些难看,袖子一甩直接回了前院。
只剩明兰守在卫小娘榻边。
看着卫小娘晦暗的脸色,明兰握住卫小娘的手,哭喊着阿娘。
不知卫小娘哪来的力气,抬手打了明兰一巴掌。
“日后……不准叫我阿娘!”
她们得安分守己地活,规规矩矩地活,谨小慎微地活!
望着哭着跑走的女儿,卫小娘跌回床上,无神的双眼望着房顶。
等明儿长大就好了,一定会好的
……
那个哭了一声便离开这个世界的孩子着实让盛府上上下下都安静了几日。
但随着盛家离开扬州的日子越发近了,无论是主子还是仆从,都不能再面露悲色。
就是装,也得装出正常模样来。
自从卫小娘生产一事后,如兰已经许久未见到明兰了,听说她每日要么待在院里,要么就去寿安堂陪着老太太。
今日登船时见到瘦了一大圈的明兰,如兰眉心微跳。
要是再借衣裳,她的衣裳盛明兰穿上就跟麻袋似的。
目光相撞时,如兰瞧见一丝萌生不久的怨恨。
哈,有趣。
这是又发生什么她不知道的事了?
盛家离开扬州后,扬州很快就有新的通判上任,繁华仍旧,至于十里街上多了家名为大丰粮店的商铺,没有多少人去在意。
走水路入京的日子本该十分无聊,如兰却觉得挺有趣的。
白日里在甲板上晒着太阳指挥灵一做事,晚上看着蛇鬼牛神都出来晃荡。
等到汴京时,船上许多人都瘦削了些,如兰的精神却还好。
大家还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情,等安稳下来一瞧,如兰也瘦了一点儿,心疼的大娘子每日都让厨房变着花样做吃的,生怕如兰的小脸蛋不圆润了。
而盛纮可没心思关心今日上的是什么菜肴。
刚去工部报了到,回来就开始张罗私塾的事情。
因为盛纮在任上时救过一位蒙冤的老安人,所以请了名满天下的大儒庄学究前来盛家私塾坐镇。
庄学究还有几日便到汴京,私塾里的一应事务也都备好,唯独在私塾人选上老太太插了手。
“明丫头不过小了墨兰和如兰一岁,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都去了,落下她一个作甚。”
盛纮却是有不同的看法:“墨儿和如儿都搬了单独的院子住;明儿她小娘病殃殃的,她怕是……”
“明兰是懂得治病还是开药,卫小娘那儿自有大夫看着;要是一年后卫氏还这副样子,明丫头还能不去私塾了?”
盛纮见老太太已然打定主意,也就不再拒绝:“母亲既然觉得好,那便这么办吧。您这是打算将明儿抱在身边养?”
“卫氏病着,她这么丁点儿的小人没人照顾;我这个做祖母能帮衬些就帮衬些。”
老太太的话说的滴水不漏,盛纮也不好再提让墨兰来寿安堂的事。
待端午过后,盛家私塾便要开堂了,要来盛家私塾读书的人也已定下,除了盛府自家的儿女外,只有齐国公府的小公爷。
盛长柏倒是想邀顾廷烨过来,结果拜帖送到宁远侯府时,才知道顾廷烨归京后同宁远侯大吵一架,现下已去旁的书院读书了。
故而端午当日,齐国公府也送了份节礼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