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知否 如兰 05

他打小就没缺过银钱,在汴京时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令国公府的世孙也是说打就打。

要不是外祖父生前有言将这些家产都留给他,他才不会来这儿。

盐田管事见顾廷烨兴致欠佳,话头一转说起一些个乡间趣事。

“……前些日盐田还来个力大的小子,才十三四岁,一趟能比旁人多抗七八个盐包。”

顾廷烨喜好舞刀弄枪,闻言起了兴趣:“这个人可还在?”

管事立刻安排人去找,结果下头的人回禀说这小子的工钱是按日结算,今日都开工半天了也不见人影,怕是不来了。

顾廷烨知道后有些遗憾,却也未责罚管事,索性离开海州向着白马洞书院去了。

骏马驰过,路上行人纷纷避让不及,还有几个险些摔倒的。

在路边开茶摊的百姓,倒是见惯了这些公子哥儿,早早用帷幔将茶摊围了起来,防止烟尘溅到吃食上。

“饱了吗?”

一身粗布短打的少年直接吐出两个字:“没饱。”

坐在他对面带着斗笠的人直接抬手示意店家,店家连忙将刚蒸好的包子端过来。

“两位客官,小店今个儿就剩这些了,您看够不够。”

见少年点了头,斗笠人摸出一块儿约莫三两重的银子递给店家。

店家接过银子后笑开了花儿。

谁承想今日刚出摊就能收摊了,真是财神爷驾到。

刚蒸好的肉包散发着麦香和肉香,这些香味儿不住地往鼻子里钻。

没吃饱的少年先礼貌问候了下同桌而食的陌生人,得到对方不吃的回答后,以迅猛又不失仪态的姿势消灭了五屉肉包。

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这个十四岁的少年郎先前已经吃了六屉猪油素菜团子呢。

终于吃上顿饱饭的少年满足地端起粗瓷碗喝了口豆浆。

豆浆磨的并不细,入口有渣,豆腥味也浓,但不见少年有半分嫌弃,喝的一滴不剩。

“吃饱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饱了,我可以走吗?”

斗笠人摇了摇头:“我家主君说了日后管饱管穿,还可以教你习武,但你必须要读书习字。”

哇哦,听着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就像他原本在前往祭拜祖墓的路上,因为逆贼刺杀而掉落山崖,醒来时却一身赤裸地躺在茅草屋里。

要不是他跑的够快,就埋在茅草屋里了。

打听过后才知道如今竟还是宋仁宗在位的时期。

他这个大明太子来到宋朝,可真是羊入虎口……好吧,应当还没有人想到再过百年,这里会燃起熊熊战火,鲜血漂橹,民不聊生。

但对于朱标来说,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否则不等做些什么,先饿死在这儿了。

十四岁的朱标吃过苦,享过福,扛盐包不算什么,主要是吃不饱。

每日到手的工钱还不够吃饭的,只能睡在茅草堆里,若非他身板够结实,怕是早就倒下了。

所以当这个斗笠人突然将他从茅草堆带走时,朱标一点儿都不担心。

他根本没有可图的,瞧,谁会给死人吃三两银子的饭食,还有肉。

朱标礼貌问道:“敢问你家主君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