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飞进京城。
每一封都触目惊心,让人心惊胆战。
内阁衙门。
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夏恕端坐在首位,脸色阴沉。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六部尚书、侍郎身上一一扫过。
“九江的乱局,诸位都清楚了吧?”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流民闹事,作坊停工,这简直是无法无天!”
“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六部官员噤若寒蝉,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夏恕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李善长倒了,他就是李善长在朝中的代言人。
谁敢得罪他?
“夏大人,您说怎么办,我们都听您的。”
兵部尚书率先表态。
“对,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夏恕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咱们就议一议,具体如何处置。”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依我之见,凡是参与闹事的流民,一律抓起来,遣返原籍!”
“那些带头闹事的,直接砍头!”
“还有那些作坊主,也要严加管束,让他们知道,朝廷的规矩,不容破坏!”
他一番话说完,整个内阁衙门,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他的狠辣手段,给震慑住了。
“夏大人,这……会不会太严厉了?”
户部侍郎小心翼翼地问道。
“严厉?”
夏恕冷笑一声。
“对付这些刁民,就得用雷霆手段!”
“不然,他们还以为朝廷好欺负呢!”
他挥了挥手,不容置疑地说道:
“就这么定了!你们立刻起草文书,发往九江!”
“是!”
六部官员不敢再有异议,连忙领命而去。
夏恕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拿起一叠厚厚的奏报,起身向淮王府走去。
这些奏报,都是从九江发来的。
上面详细记录了流民闹事的情况,以及王国生的处置措施。
他要把这些,都告诉淮王朱允炆,准备把朱允炆也卷进来,到时候就闹成了大事了。
……
淮王府。
朱允炆正在书房里,与刘三吾、方孝孺等人议事。
“殿下,九江的乱局,您怎么看?”
刘三吾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