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科学管理战败区!

几个围观的小孩也凑上来,看着插图上的坦克照片眼放光。

“娘,我长大也要去当兵,开这个大炮车!”

母亲揉揉他头发:“你可别去打仗了,咱这仗都快打没了,世界都快打服了。”

茶馆中,几个读书人也聚在一起翻看今日《民声日报》。

其中一段政令解读引发了热烈讨论:“东部改革区已对战败地区建立基层政务体系,推行劳务规范管理,资源由中央统筹。”

“预计将有效缓解内地粮油短缺与能源负担。”

一人放下报纸,啧啧称奇:“看来我们城西那几家贫困户要分煤了。”

另一人笑着补一句:“还能吃上毛子种的菜!”

“种完再卖给他们,钱还是咱收回来,妙啊。”

再有人吹胡子瞪眼:“这是天道好轮回!”

几人轰然大笑,茶水几乎洒出。

工厂车间内,广播刚念完新闻,年轻工人们也停下手里的活儿,相互交换眼神。

一个扛钢板的小伙子搓了搓手:“我家那口子说了,今天超市有特价——新来东部战区产的牛奶。”

“听说是那些败兵喂的奶牛,一天挤三遍。”

另一个人搭腔:“管它谁喂的,能吃能喝就行。”

“反正咱现在,真是日子越过越亮。”

工头听见了,没吭声,只是咧嘴一笑,把工时记录板往前又推了一格。

他知道,今年的工时压力没那么大了。

因为——有人正在千里之外替他们挖煤、种地、运货。

这年头,不努力也能过得去。

因为努力的事,有人帮你干了。

报社楼下,学生们抢购最新一期特刊。

封面是一张俯拍图:诺夫哥罗德战俘营,数千人被整齐编队、脱衣验体、贴标分配,背景是一面高高飘扬的大明旗帜。

特刊才刚摆上,不到十分钟就被一抢而空。

几个大学生围在报架旁,一边翻看一边啧啧称奇。

“啧啧,这画面真壮观。”

“你看这个编号的,‘煤矿甲类’,我猜就是那些扛得动千斤煤车的硬骨头吧?”

“啧,那这‘农田乙类’就是种菜的咯?嘿,说不定以后咱吃的番茄都有个奴工编号。”

一个戴着钢框眼镜的男生把报纸折起来,夹在腋下,笑着感慨:“咱们这代人赶上好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