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皎洁的月光下,袁术率领着他的大军,押送着粮草,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淮南方向前进。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坚毅的面容和整齐的队列。

袁术的脸庞上洋溢着不舍以及一种释然,时不时的回头望向洛阳,那是对袁绍最后的告别。袁术麾下的士卒皆是洋溢着笑容,押解着数不尽的粮草,带着归家的喜悦,岂能不欣喜?

然而,就在他们离开不久后,袁绍派遣的亲卫们悄然抵达了袁术的营寨。这个营寨此刻已经空无一人,仿佛被遗弃一般。亲卫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拿出火折子,点燃了帐篷,火焰瞬间升腾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然后,他们推倒了一切易燃物,让火势迅速蔓延开来。火焰在夜风中舞动,像是恶魔在狂欢。

亲卫们完成任务后,没有多做停留,匆匆离去,留下一片被烧毁的火海。

而在这营寨的周边,那些其余诸侯麾下从军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夜生活可言。就连负责护卫守夜的士卒们,也都在岗位上打着盹,对于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毕竟,诸侯们去袁氏府邸赴宴的事情早已人尽皆知,大家都觉得在这个时候,工作可以稍微放松一下。

摸鱼,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谁会愿意在这样的夜晚,为了工作而付出太多的热情呢?

然而,当一名起夜小解的士卒偶然间发现了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火焰已经失控,迅速吞噬着袁术营寨中的一切。

刹那间,喧嚣声、号角声、铃铛声响彻整个夜晚,交织成了各个诸侯营寨的主旋律。周边的士卒被惊醒,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那些稳重的人则是聚集起来前往袁术营寨试图扑灭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熊熊燃烧的烈焰犹如脱缰野马一般,肆意狂奔,哪有那么容易被扑灭呢?火势越来越猛,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掉。

士卒们虽然拼命地想要扑灭火焰,但他们的主公此时都在袁府赴宴,根本无法及时赶来指挥。留下来的各个将领们心急如焚,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越俎代庖指挥着士卒们继续灭火。

然而,他们的努力似乎都只是徒劳。尽管士兵们已经竭尽全力,甚至有些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火势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火焰依旧疯狂地跳跃着,无情地舔舐着周围的一切。

各个诸侯麾下的将领们汇集在了一起商量计策,最终无奈之下,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勉强控制住火情,同时紧急派遣士卒在袁术营寨的周边挖掘隔离带。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阻止大火沿着地上的野草蔓延到周边的营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此外,将领们还迅速派遣了一队士卒前往袁府,向诸侯们汇报这里的情况。然而,当这些士卒赶到袁府时,在家丁的引领之下抵达各个诸侯的客房,却发现自家的主公们早已酩酊大醉,昏睡不醒。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这些诸侯们竟然毫无反应,完全不顾及外面的“洪水滔天”。

唯一清醒的袁绍,此时也只是让家丁示意求见之人,说自己因为宿醉已经入睡,无法接见。这无疑让那些前来汇报的士卒们感到无比的焦急和无助。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下脚步。俗话说得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就像箭一样快速飞逝,日月也如同穿梭一般迅速交替。

然而,有些人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虚度光阴,比如那些喝酒误事的诸侯们。他们沉醉在美酒所带来的晕眩之中,尽情在梦中回味着、享受着宴会的欢乐,躺在床榻上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当这些诸侯们终于悠悠转醒时,他们感到浑身无力,头痛欲裂,仿佛整个脑袋都要炸开了一般。他们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一边揉着自己因为酒精上头而引发的疼痛的头,一边努力回忆着昨夜的情景。

他们的思绪还停留在昨夜的宴会之中,隐约记得似乎在睡着之后听到了一阵喧哗之声,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们当时以为那只是自己的幻听,并没有太在意。

可是,当他们得知袁术的营寨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而袁术又因为失责而良心过不去,选择带领军队先行一步撤离,以避免被其他诸侯们指责的消息时,他们都震惊不已。

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事实,而是袁绍吩咐安插在各个诸侯部队里的细作所散播的谣言。正所谓“三人成虎”,当这个谣言被越来越多的人传播时,大部分人都开始相信了它。

不少诸侯们在头痛欲裂的情况下,完全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和仪态,如脱缰野马一般,从客房中狂奔而出,径直冲向袁术的营寨。他们的衣服被扯得歪七扭八,头发也像鸡窝一样杂乱无章,但此时他们已经无暇顾及这些繁文缛节了。有些人甚至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这样光着脚在地上狂奔,仿佛后面有恶鬼在追赶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袁术大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瞠目结舌——原本气势恢宏的大营此刻已化为一片焦土,熊熊大火过后,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和满地的灰烬。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烧焦味,仿佛在诉说着昨夜那场可怕的火灾。

诸侯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心中懊悔不已,昨晚的一场酒宴竟然惹出如此大祸,可事已至此,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而且袁氏家族势力庞大,家大业大,让他们去找袁术或者袁绍讨要一个说法,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众所周知,袁术和袁绍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彼此之间相互看不顺眼。如果有人贸然前去质问袁绍,那么袁绍很可能会这样回答:“袁公路失职,这跟我袁本初有什么关系呢?你们不去找袁公路问责,反而来找我,到底是什么意思?”

面对这样的回应,即使诸侯们心中有再多的怨气,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咽下这口气。毕竟,袁绍的话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而且,此时诸侯们自身的处境也相当艰难,他们所剩的粮草已经不多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这里与袁绍纠缠不休。

于是,诸侯们只得悻悻然地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寨。他们深知,继续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因此,他们决定尽快带领大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免陷入更大的困境。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