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南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尽管有着众多的平原,但令人惊讶的是,马匹资源在这里却异常稀缺。
即便是在三国时期,孙权这样的一方霸主,也不得不依赖海运,从遥远的辽东公孙度那里进行马匹交易,以满足战争的需求。然而,这种方式所获得的马匹数量,对于庞大的战争需求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
战场上,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身的劣势。既然南方缺乏骑兵的优势,那么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弥补。于是,南方的军队便以步兵见长,他们通过精湛的步兵战术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战场上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厮杀。
黄祖,虽然他的箭术比不上黄忠那样神乎其技,但也算是相当强悍了。
历史上,黄祖本就是一名勇猛无比的悍将,坐镇江夏,抵御江东的进攻长达多年。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黄祖的年龄逐渐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大不如前,这使得他难以再像年轻时那样镇守江夏。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黄汉升那样,拥有老而弥坚的属性,这种越老越能打的特质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实在是不符合常理。
如果不是黄祖投靠了刘表,而是效力于其他诸侯,那么毫无疑问,黄祖必定会在这些诸侯的麾下大放异彩,名扬天下。毕竟,他所率领的江夏部队虽然不擅长骑马作战,但在守城战、步战以及水战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堪称出类拔萃。
荆襄之地的武将们表面上看起来普普通通,然而实际上他们都具备相当的实力。否则,他们又怎能在天下最为肥沃的州郡之一站稳脚跟,并且没有被其他势力消灭呢?只是因为这里的大部分官员都更注重家族的发展,而非刘表的宏图霸业,才导致了刘表被人称为“守户之犬”的名声。
当黄祖那凌厉的一箭射中孙坚之后,他那原本上扬的嘴角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再也无法下压。只见他意气风发地站在高坡之上,手中高举着弓,口中高呼:“孙坚已死!”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山间回荡,震耳欲聋。
孙坚麾下的士卒们正在艰难地翻山向上攀爬,突然听到这一声怒吼,都不禁有些愣神。他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那些识得孙坚的江夏士卒见战场上没有了孙坚的身影,顿时兴奋起来,纷纷附和着黄祖的呐喊,一同吼叫着:“孙坚已死!”
这一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还在向上攀爬的孙坚麾下士卒们如遭雷击。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想要确认自家主公是否还在存活于世间,还是如江夏军所喊得那样,已经命丧黄泉。
然而,这一回头却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瞪大了眼睛,四处张望,却始终没有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孙坚居然不见了!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他们的军心瞬间崩溃。
就连孙坚麾下的那些老臣们也顾不上一切,纷纷抛下自己的部队,带着亲卫们心急如焚地向着孙坚所在的方位狂奔而去。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找到孙坚,确认他的生死。至于继续指挥部队冲山,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很明显,此时这些还处于半坡位置的孙坚麾下士卒们,简直就如同小丑一般可笑。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继续冲向山沟去杀敌,还是应该后撤下山坡。而那些上级的将校们,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而准确的指示。于是,这些士卒们就只能如此尴尬地站在原地,心中郁闷至极。
在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原地不动。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些士卒们却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到底是向前冲锋呢,还是向后撤退呢?这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他们头疼不已的难题。
与此同时,黄祖可不会有那么好心肠去等待敌军从思索中回过神来,然后再展开行动。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命令那些已经射完箭矢的士兵们,向那半山坡上的孙坚麾下士卒们投掷石块。
而大部分的江夏士卒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没有丝毫动摇。他们仍然在弯弓搭箭,不断地将箭矢抛射向山下的孙坚部队,仿佛完全没有受到半山坡上那些敌军士卒的影响。
这些石块都是就地取材而来,其重量并非人力所不能搬运。江夏士卒们鼓足全身力气,将石块高高举起,然后瞄准半坡上敌军士卒所在的方位,用尽全力将它们抛掷出去。
被抛出的石块在空中与山体之间不断地旋转、跳跃,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带着势不可挡的气势,如同一颗颗致命的炮弹,狠狠地冲向半坡上那些正处于愣神状态的孙坚麾下士卒。
一旦被这些石块击中,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护卫主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程普果断地指挥刀盾兵介入对孙坚的防御。只见刀盾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手中的盾牌高高举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眨眼间,孙坚的周边区域就赫然树立起了许多盾牌,将他的身子完全遮蔽在盾牌之下,宛如一座铜墙铁壁。
见到自己麾下的刀盾兵们如此严密的盾牌防御,孙坚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稍稍松了一口气。然而,由于汩汩鲜血的不断流逝,此时的孙坚面色惨白如纸,看上去异常虚弱。
孙坚的心中所尚在的意志迫使他不愿意如此轻易的闭上双眼。
没有风灵月影就没有无限弹药,江夏士卒的箭矢也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消耗殆尽,黄祖作为统帅并没有任何的拖沓,已经拖延孙坚有些时候了,黄祖认为孙坚被拖延这么久,必定是身死道消的结局。立即下令撤军,江夏部队最后丢出一波石块后,果决的撤离山沟。
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令人厌恶的山沟从而回家,大部分归家心切的江夏士卒都加快了离去的脚步。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