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辽双目紧盯狼纛,第一个跃马冲进乌桓人密集的队伍中,右手擎槊随着大吼一声刺倒一名甲骑,右手持刀同时乱砍,冲入阵中胯下马速度丝毫不减,凡事挡在面前的一概击杀,眼里只有狼纛身前没有一合之敌。
狼纛下蹋顿大吼一声,浑身金色盔甲跟着一抖,提起铁棒迎着张辽对冲过去,两马交错兵器互砍,金属碰撞声过后双双都在马上一晃,两人心里都暗自感叹对方好大力气。
方才蹋顿用尽平生力气才堪堪和对方打成平手,看对方面色如常不由心里发虚,此时张合也呐喊着冲杀过来,瞅那样子不比眼前这个家伙好对付,蹋顿心念转动拨马就跑。
再过两招张辽有把握拿下蹋顿,岂料对方这么鸡贼见势不妙打马就跑,不用多想定是回身找护卫去了,你找帮手也咱不怕,管你前方龙潭虎穴张辽催马就追。
四面都是乱兵所有人都在呼喊,听不清身后张合在呼喊什么,追赶一阵猛然发觉左右不见一名部下,只自己一个人在烟尘中冲击。
张辽心忖蹋顿和狼纛是小,主公的麾盖可别在乱战中弄丢了,刚停住战马想观察周围情况,突然见到前方出现大队乌桓骑兵,烟尘滚滚看不清楚装备,就见狼纛加入其中稍一停顿反身冲回来。
只几个呼吸过去,迎面射来一阵箭雨,张辽铠甲上连中数箭,这才惊觉都是尖利的铁矢。箭雨刚过乌桓人就到了近前,再想加速迎击已经来不及。张辽侧身躲过刀影翻手一刀回砍去,刀刃撞击铁甲叶子传出刺耳的金铁交鸣声,明明击中对方却没有落马,料想只是破开甲胄没能造成致命伤害。
左右不下十几个乌桓人,到处都是兵器虚影,论比狠张辽还没输过谁,不管其他照准一名骑士持矛就刺。对方也是狠人,扔掉武器双手握住槊身张开大口哇哇怪叫,满嘴的血沫子喷的到处都是。
世人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骑兵的长柄武器刺穿敌人后很难拔出来,因此骑士在高速冲击后会抛弃武器,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在乱世武器制作注重产量,不会过于看重质量,交战中很多武器会出破损乃至断裂的现象。
这类情况多出现在步兵对战,或是军阀实力不足的初期,古代骑兵属于贵族兵种,类似现代的飞行员,培养不易装备质量要求严苛。统一中原之后,曹操有能力武装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伍,普通骑兵装备尚且精良,对于张辽这样的将领而言,用于生死搏杀的武器非得精益求精不可。
春秋时期流行车战,那时的长柄武器就已经使用“积竹木柲”的工艺制作,此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从商周到春秋各处墓葬均有发现遗物;仪征联营M76号汉墓出土过一件长柄武器的“攒竹柄”,能够说明此技术在汉代没有失传,且应用已经相当成熟。
“积竹木柲”以为木杆为芯外贴竹片,用丝线、皮革或是藤皮缠绕五层,等束缚紧实再均匀涂抹生漆,涂抹多层生漆的工艺叫做“髹”(音休)。汉代和此后南北朝的马槊基本都是用“积竹木柲”的工艺制作,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武器杆已经可以称作复合材料,坚硬如铁又平滑柔韧,承受巨大扭力也不易折断。
虽说坚固耐用但是也有致命的缺陷,就是制作复杂工期漫长,一柄合格的武器杆从制作到成品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无法适应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争,到了宋代就和“百炼钢”技术一起逐渐在军队中淘汰。
张辽使用的就是一杆“积竹木柲”技术制作的马槊,此时容不得他多想,咬紧牙关单臂朝上一挑,将对方连人带槊提到半空随后狠狠一抖马槊,乌桓骑士人在半空,槊身上满是滑腻的鲜血,根本握不住直接被甩飞出去。
就这一眨眼的功夫,张辽连中数刀身上好几处铁甲叶子被砍碎,刚才那几刀砍透铁甲肩头还在喷血。气的张辽连声怒吼,当前单人独骑迎战上百敌手,非但没有恐惧反而越战越勇,扔掉单刀双手持槊左右横扫瞬间击落两个乌桓骑士。
乌桓人也是头一遭见识猛人,一拥而上弄死对方倒是行,问题是谁也不敢上去主动送死,无法力敌那就智取,趁着场面混乱一个乌桓骑士悄悄绕到张辽身后。张辽感到危险扭身长槊横扫,乌桓人被击倒一柄骨朵也同时砸在头顶,砰一声过后张辽摔落马下,霎时间脑袋嗡嗡直响。
蜷缩在地上等乌桓人离去张辽才翻身上马,提刀在身前猛的横切向下,甲胄上密密麻麻的箭矢被纷纷打落,这时候才想起脑袋,摸向头顶开口道一声好头盔,梨形扎甲盔高高的塔状顶部挨上一记重击,所幸头盔塌陷缓解了大部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