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参与编纂律法的人你又不是没见过,你觉得就凭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把律法弄出来吗?”,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雷虎听闻,不禁讪讪一笑,他确实去看过那些人讨论律法的场景,那场面简直混乱得如同一个嘈杂的菜市场。
上百号人分成好几个小组,每个人都涨红了脸,扯着嗓子不停地争吵,互不相让。
还有些人更是引经据典,恨不得把古往今来所有的典籍都搬出来,只为了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其他人都认同自己。
要不是这些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就凭他们那激烈的架势,估计早就有人在冲突中丢了性命。
这一切其实都是秦思源精心布局的计划之一。
他先是有意打压那些自视甚高的读书人,把他们狠狠地踩到泥里,让他们在困境中挣扎、沉沦。
等到他们尝尽了苦头,被现实折磨得身心俱疲、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秦思源再适时地递出一根救命的树枝。
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顺着这根树枝爬了上来,选择了与秦思源合作。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依旧固执地坚守着所谓的信念,宁可与心中那虚幻的理想一同沉沦,也不愿向现实低头。
随后,秦思源又把这些读书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参与修史工作。
在修史的过程中,又组织他们讨论新律法的制定,让他们从律法的条文中挑出可能存在的错处。
表面上看,这是给予他们展现才华和学识的机会,实际上却是秦思源在利用他们的学识和智慧,为新的政权添砖加瓦。
尽管他内心笃定,儒家学说对社会发展难有实质性裨益,可儒家稳坐统治思想的头把交椅近两千年,其中必定暗藏玄机。
不可否认,儒家在道德教化层面,确实存在值得借鉴之处,它编织起一张无形的道德大网,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