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和声

“一!二!三!”

随着指令下达,演奏声又再一次响起。

这还是演唱版的。

主要是很多游吟诗人的本事不到家,担不起一句大师。

真正强悍诗人和团队的都是直接演奏曲子的。

但很多人都没那个磨合水平。

一位游吟诗人能够有一支和自己磨合无比契合的凡人团队就已经是幸事了。

至于同样是超凡者的乐队?

建议你去王家礼乐或者地区都主教的队伍里去找。

简称,有编制~

维纳尔看着眼前,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经↗此↘苦→旅↑,终↘达↗吾→处↗~~~”

......

维纳尔感到一阵熟悉。

咚咚咚~(鼓点)

“身→处→逆↘境↗,见↗到↗曙↑光→~”

“经↗过↘苦→难↑,才↘知↗真→谛↗~~~”

铛~铛~铛~

铛~铛~铛~

随着这伴奏响起,维纳尔终于明白这是什么经典曲子和歌词了。

只是可惜,真正的原曲早已佚散在历史之中,现在流传的各个版本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根据历史上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和真实曲子的歌词碎片拼凑起来的。

《胜利曲》

将近千年之前,人类崛起前夜是流传的带有语言意味的名曲。

不过好在虽然歌词大家不一样,但是那真实曲调终究是流传下来了。

而对于为什么如此具有历史意味的歌词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有人认为是因为在前夜,大家缺乏统一的历史记录、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人类崛起不可阻挡之后,各个部族各奔东西,在分裂于融合之中逐渐消散了原本的意味。

当然,还有一个很宗教的说法,那就是原本的歌词本身就带有不俗的力量于预言之中,随着命运的结束,歌词自然也就被艺术之神————白月冕下收回了。

还有一种传说中的说法,那就是这首曲子本身的完全体需要一名达到神话层次的游吟诗人或者一支英灵合唱组为核心才能传唱起来。

随着条件达成越来越苛刻,原版的歌词自然被世人所遗忘了。

维纳尔也不关心,反正无论那个说法都看上去靠不住,反正就是失传了。

他现在关心的是这是那个版本。

超凡骑士也是有“凡音鼓舞”的能力的,只是万金油版的远没有游吟诗人【颂歌】和原处蛮战士的【战吼】效果强悍。

不过,这首歌的一个版本,他还真会唱~

“经↗此↘苦→旅↑,终↘达↗吾→处↗~~~”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鼓声与琴声)

“我→在→夜↗色↘下↗举→目→四→望~啊~啊啊~~(卡拉曼语)/经↗过↘苦→难↑,才↘知↗真→谛↗~~~(巴沙尔特语)”

一众人没有停下,但是很明显,人们都看过来了。

但是大师没有停。

那女人没有回头。

只是演奏。

她是不在意的,音乐的美并不会因为有人干扰就消散,只会因为乐师的失误而被破坏。

更何况这还不能算是干扰。

还算是和声呢~

是的,维纳尔在辅助她。

原本流转有些微滞塞的玛娜开始灵活流动。

“远→远→张↗望↘,好↗似→有→光↗~/身→处→逆↘境↗,见↗到↗曙↑光→”

“神↗庭→之→上↗,白↑桥→闪→耀↗/醒→来↗吧→,巴→穆→尔↑!坚→韧↗与→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