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青莲县的消息(2)

左灵复苏 陈唐捐 2177 字 13天前

第二封战报上记载了世子部队的最新动向:在陷入重围后,孙先并未慌乱,而是迅速退出船坞,暂时带着骑兵远离海岸。同时,他命人发出烟火暗号,已成功与外围部队取得联系。

赵灵见状,立即下令埋伏在两侧的500名骑兵和1500名步兵发动突袭,利用长矛和弓箭对骑兵进行密集攻击。

靖海军这次漂亮的战术机动,瞬间扭转局部战场的兵力实力对比,从5000人对2000人,变成2000人对4000人。但这对世子孙先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作为预备队的骑兵团统帅徐迅认为,优势在我的决心始终未变。收到信号后,虽立刻赶往越州港前去营救世子,却因贪功未将战场态势转告给另一支搜寻甘忠野战军团的谢宁旅和后方围城的老将们。正在组织围城及等待八千援军的谢安和徐谦,短期内对此一无所知,导致此后的战役进程,围城的军团被完全的排除在战场之外。谢宁则是在久未见到孙先和徐迅的传令兵后,意识到情况不对。派出大量斥候搜寻二人部队踪迹后,才知道二人陷入了苦战。

骑兵部队虽然对步兵具有天然优势,但在海滩地形上,骑兵的优势将被极大削弱。因此甘忠果断下令,率野战军团不顾伤亡的逼迫孙先部队进入海滩。

孙先虽察觉到敌军的行动有异,准备命令全军尽快突破包围。

与此同时,靖海军的四艘风帆炮舰早已在海面上严阵以待。每艘炮舰装备的64门火炮(包括重炮、轻炮和短管榴弹炮)同时开火,对海滩上的谢宁部队进行火力覆盖。重炮轰击打乱骑兵阵型,轻炮和榴弹炮则对士兵马匹进行杀伤。炮火密集而精准,孙先的部队在滩涂上无处躲避,伤亡迅速增加。

在炮舰的火力压制和滩涂地形的双重打击下,部队士气大挫。孙先本人虽奋力指挥,试图组织突围,但面对靖海军的严密包围和火力优势,突围行动屡屡受挫。

徐迅率领的1000名骑兵赶到战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心中一沉。孙先的部队已被靖海军逼入海滩,炮舰的火力覆盖下,滩涂上烟尘四起,骑兵阵型大乱,伤亡惨重。徐迅虽性格疏狂自傲,但此刻也意识到形势危急。他毫不犹豫,高举长刀,厉声喝道:“全军听令!随我冲锋,救出世子!”

徐迅的骑兵部队顶着猛烈的炮火,如一把尖刀直插靖海军的包围圈。炮舰的重炮轰鸣,炮弹在骑兵队伍中炸开,战马嘶鸣,士兵倒下,但徐迅毫不退缩。他亲自冲在最前方,挥舞长刀劈开挡路的敌军,硬生生在包围圈中撕开一道缺口。孙先见状,立即率领残部与徐迅汇合,两支部队合力突围。

然而,赵灵早已料到徐迅的救援行动。她命令炮舰集中火力封锁海滩,重炮的轰击使得徐迅和孙先的部队难以完全脱离战场。与此同时,甘忠(实为赵灵的契约兽小恩所化)率领的亲信部队拼死拖住孙先的队伍。小恩不惧物理伤害,亲自冒着火炮冲锋在前,使得孙先的部队无法迅速摆脱纠缠。

另一方面,谢宁在得知战场情况后,并未贸然率军深入。他性格稳重,深知此时贸然冲入炮火覆盖区只会徒增伤亡。于是,他命令部队在外围布防,等待接应孙先和徐迅的突围。谢宁的决策虽然保守,但却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部队的完整建制。他派出小股精锐部队试探性地接近战场,试图为孙先和徐迅的突围提供支援,但都被炮舰的火力逼退。

经过一番苦战,徐迅和孙先终于突破重围,与谢宁的部队汇合。然而,徐迅的骑兵部队损失惨重,仅剩不到半数人马。孙先的部队更是伤亡过半,士气低落。谢宁见状,立即下令全军后撤,护送孙先返回大营。

赵灵并未下令追击,而是命令炮舰继续轰击滩涂,彻底摧毁孙先部队的残余力量。并令炮舰放下小船,接应甘忠余部后向东海离去。

此役过后,孙先的部队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再组织大规模进攻。谢宁的稳重决策虽未能扭转战局,但却为世子部队保留了有生力量,为日后的反击奠定了基础。

孙先听完斥候的汇报,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谢宁身上。他沉声道:“青莲县的攻城战,老将们率领两万大军,对付四千新兵绰绰有余。我们不必回去凑这个热闹。赵灵的靖海军虽然扩充到八千人,但他们的主力是舰船和步兵,骑兵几乎全失。如果我们现在撤回大营,反而会让赵灵有机会重新上岸,甚至从后方突袭大营支援青莲县。”

谢宁眉头微皱,谨慎地问道:“世子的意思是?”

孙先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语气坚定:“我们要将赵灵钉死在海上,不让他有机会支援青莲县。虽然刚刚的战斗中双方损失都不算大,但我们的骑兵仍有三千有效战力,而赵灵的骑兵几乎全灭。只要我们控制住海岸线,封锁他们的登陆点,赵灵的舰炮再强也无法上岸作战。他们的步兵一旦上岸,就是我们的骑兵的猎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