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船头的浪花愈发汹涌,不断地拍打着船身,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似是在为紫薇即将奏响的诗篇打着节拍。
紫薇微微仰头,双眸轻闭,似是在与江河低语,汲取着它的灵感。
片刻之后,她睁开双眼,目光澄澈而坚定,樱唇轻启,吟诵道:“浩浩江河映日长,金波潋滟谱华章。
浪淘千古英雄泪,水载万世民生光。
舟楫往来通商贸,渔家灯火耀寒江。
山川胜景收眼底,诗意豪情满大江。”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却又字字清晰,如同这江面上空的飞鸟清鸣,穿透江风,直抵人心。
吟罢,紫薇再次欠身行礼,脸上带着些许羞涩,“还望阿玛不要见笑。”
乾隆龙颜大悦,眼中满是赞赏,“紫薇,你这首诗不仅描绘出江河的壮美,更融入了历史与民生,实在是妙啊!
朕的女儿,果然才情出众。”
尔康亦是满脸笑意,走到紫薇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紫薇,你这首诗意境深远,我都自愧不如了。”
紫薇脸颊微微泛红,嗔怪地看了尔康一眼,“你就会哄我。”
众人见状,纷纷发出会心的笑声。
乾隆、紫薇与尔康刚刚以诗抒怀,尽展才情,那豪迈、婉约又兼具历史底蕴的诗句犹在空气中回荡。
引得周围的侍从们不住点头赞叹,沉醉在这浓厚的诗意氛围之中。
萧云站在一旁,瞧着众人你来我往地吟诗,眼中渐渐燃起兴奋的火花。
她先是扯了扯乾隆的衣袖,见乾隆转过头来,便嘟着嘴,一脸娇嗔地嚷嚷道:“弘历,我也要做。
你看他们一个个都吟得那么起劲儿,我可不能落下。”
乾隆看着她这副模样,眼中满是宠溺,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好,朕便等着听云儿的佳作。”
萧云得了许可,立刻来了精神,松开乾隆的衣袖,小步跑到船头。
此时,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将江面照得亮如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