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我到底做了什么?

神医素手 狼之孤独 2447 字 3天前

随着孙璃的离去,围困咸城的王上大军也如潮水般退去,城内的紧张气氛逐渐消散。秦王等人见状,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但他们的警惕并未因此松懈。毕竟,王上大军虽然暂时撤退,但其野心昭然若揭,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然而,自那天起,张林的状态却变得异常亢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仿佛心中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力量在涌动。尽管没有人再在他面前提起孙璃的名字,但她的离去似乎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悄然生根发芽,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执念。

这日,张林径直来到秦王的营帐,神色凝重地说道:“秦王叔叔,王上大军此番退去,不过是暂时的休整。他们的野心并未消散,反而可能更加膨胀。为了安全起见,我认为我们应当退守秦岭,依托天险,暂避锋芒,以待时机。”

秦王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他深知张林所言非虚。王上势大,今日退去,难保明日不会再度来袭。眼下己方兵力不足,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唯有退守秦岭,养精蓄锐,积攒实力,方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找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你说得对,”秦王沉声道,“眼下确实不宜与王上大军正面交锋。退守秦岭,倚山为居,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随即,秦王不再犹豫,立即下令全军准备撤退。命令一出,整个军营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离咸城。夜幕降临时,张林与战天先行一步,悄然离开了咸城。他们的目标是秦岭深处他们发现八卦图的那个山洞,张林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一道声音在呼唤着他,指引他前往那里一探究竟。

在离开之前,张林与蜀王府的诸位客卿和王爷进行了详细的商议。他们一致认为,待秦王大军安全撤至秦岭后,此次行动的主要目标便已达成。接下来,他们将与秦王一道返回蜀王府,发布公告,揭露王上的野心和暴行,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抵抗王上大军,保卫家园。

夜色深沉,张林与战天骑马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耳边只有风声和马蹄声。张林的心中却并不平静,他的思绪如同这蜿蜒的山路一般曲折。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他别无选择。那道呼唤他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仿佛在告诉他,只有找到那个山洞,揭开其中的秘密,他才能真正找到对抗王上的力量。

与此同时,秦王的大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向秦岭进发。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士气并未低落。他们知道,退守秦岭并非怯懦,而是为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秦王的威望和智慧让他们相信,终有一日,他们能够扭转局势,击败王上,还天下一个太平。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张林抬头望向远方,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不会退缩。这或许便是我穿越至此的使命,而我也一定会找到答案,完成我的使命。”

三日后,张林和战天终于再次找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这一次,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带上了绳索、肉干和一些必要的工具。张林心中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揭开这个洞口的秘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毅。

张林率先下到洞中,此时天色尚早,阳光透过洞口洒下几缕光线。他自制了一张草席铺在地上,随后便全神贯注地研究起那墙上的八卦图案。他时不时拿出秦王大世子交给他的拓印版,仔细对比,试图从中找出一些线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眼睛开始感到疲惫,墙上的字迹在他眼中逐渐变得模糊,仿佛一群蚂蚁在爬动,杂乱无章。

天色渐暗,明月高悬,张林依旧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他心中有些沮丧,但并没有放弃,只是暂时停止了研究,决定先休息一晚。就这样,日复一日,张林在洞中反复研究,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突破。到了第三天,他的心情已经有些低落,白天甚至在山洞里睡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醒来。

战天察觉到张林的情绪低落,便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在一旁守候。傍晚时分,战天出去打猎,捉到了一只兔子。巧合的是,他在路上遇到了秦王士卒的巡逻队,便随他们一同去了秦军的大营。秦王的大世子和二世子得知张林正在山洞中研究八卦,便想亲自前往查看。然而,战天知道张林此时心情不佳,便婉言劝阻了他们。两位世子见状,也没有强求,只是让战天带了两坛“秦凤酒”回去。

战天自从和张林离开蜀王府以来,已经数月未曾沾酒。这些日子里,他们要么在赶路,要么在提防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战天心中对酒的渴望早已积压多时。如今手中捧着这两坛“秦凤酒”,他心中兴奋不已,急忙赶回山洞,准备与张林痛饮一番,借此缓解连日来的紧张情绪。

回到山洞后,战天将酒坛放在地上,笑着对愁眉苦脸的张林说道:“今日咱们暂且放下那些烦心事,好好喝上一杯如何?”张林抬头看了看战天,又看了看那两坛酒,嘴角微微扬起,点了点头。两人席地而坐,战天打开酒坛,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在整个山洞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