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张翼送来占城稻

黄崇不敢多言,乖乖拟旨。

……

日前诸葛恪传信说,益州刺史部的人,在交趾以南的占城国找到一种高产农作物,这是一种水稻作物,又与中原地区的水稻有所不同,属早籼稻,耐旱又耐涝,适应能力极强,无论土地肥沃与否,均可生长。

从播种到收获,仅需五十余日,一年甚至能实现两熟乃至三熟,产量更是小麦的一倍之多……

刘禅闻信,一拍脑袋,听其描述,这不就是后世所说的“占城稻”么,咋把这玩意给忘记了。

这可是一种明星作物啊,在未来,两宋的经济繁华到了极点,可以说“占城稻”功不可没。

此稻乃红薯与玉米普及之前,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农作物。

在“占城稻”引入中国之前,南方的传统水稻,只能一年一熟,而此稻在气候温暖的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这个意味着同样一块土地,粮食产量能大幅度增加。

此物历史上是于宋朝后,在江南地区广泛种植,这才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刘禅收到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回信诸葛恪,让其令人将占城稻速速送来南阳,给他一观。

……

这一日,侍从入内言道:

“陛下,涪陵县令张翼在屋外求见。”

“宣他进来!”

张翼步入殿内,恭敬行礼道:

“臣,涪陵县令,张翼,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禅一眼扫去,张翼身着一袭整洁的官服,正值当年,目光炯炯有神。

张翼、王平、句扶、廖化,此四人在后世被称为蜀汉后期四庭柱。

(张翼:武力74,智力72,政治75,统率70,综合评级B级,技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