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步的乐趣
````
";我们走步道去青云镇吧!";李先生对妻子和两个孩子提议,";听说沿途风景特别美。";
";好啊!";十岁的儿子小军立刻响应,";我想看看那些竹林和瀑布!";
";步道有5.2公里呢,";李太太看了看导览图,";你们走得动吗?";
";当然没问题!";八岁的女儿小芳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可以边走边玩嘛!";
于是,这一家四口告别了中国风园区的牌坊,踏上了通往青云镇的观光步道。他们并非孤单的行者,步道上已有不少游客,三三两两,悠然前行。
步道入口处是一座精致的石拱桥,桥下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桥的两侧立着两座石狮,威武而庄严。桥头的石碑上刻着";青云古道";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字迹仿佛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石桥真漂亮,";小芳惊叹道,";就像古装剧里的一样!";
";比古装剧里的还要精致,";一位正在桥上拍照的摄影爱好者插话道,";你看这石狮的眼睛,是用红宝石做的,阳光照射时会发出微光。";
踏上石拱桥,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每一块石板都经过精心打磨,边缘略微磨圆,走起来既有古道的质感,又不会绊脚。石板的缝隙间,细小的青苔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这路修得真好,";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先生赞叹道,他正拄着一根雕花的拐杖慢慢前行,";我这把老骨头走起来都不觉得累。年轻时我去过很多名山,那些石阶又陡又滑,哪有这么舒适。";
桥的另一端,一条宽约三米的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是成片的翠竹,竹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如同大自然的低语。阳光透过竹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你们看,竹子上有诗!";小军指着路边的一株粗壮的竹子惊呼。果然,竹子上刻着一首小诗:";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字迹清晰可见,却又与竹子浑然一体,仿佛是竹子自己长出来的文字。
";沿途的竹子上都刻有不同的诗句,";一位路过的导游向他们解释,";一共有一百零八首关于竹的古诗,象征一百零八位竹林隐士。";
";太有文化底蕴了,";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教师模样的男子赞叹道,他正带着一群学生参观,";孩子们,这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你们每人找一首诗,回去写一篇感想。";
学生们顿时散开,在竹林中寻找自己喜欢的诗句,欢声笑语回荡在竹林间。
一家人边走边寻找竹子上的诗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将近五百米。前方出现了一座六角凉亭,亭子建在小山坡上,视野开阔。亭子的檐角微微翘起,顶部是青灰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亭内设有石凳,几位游客正在那里休息。
";每五百米就有一处这样的凉亭,";李先生看着导览图说,";设计得真是周到。";
";不仅周到,而且每个凉亭都有不同的主题,";一位正在凉亭里喝茶的老者说道,他看起来像是个退休的文化工作者,";这座叫';听竹亭';,下一座叫';观溪亭';,再下一座叫';赏花亭';...每座亭子都与周围的景观相呼应。";
他们登上凉亭,小芳立刻跑到亭子边缘,俯瞰下方的景色。从这个角度看,刚才走过的石板路如同一条玉带,蜿蜒在翠绿的竹海中。远处,长陵车阁的琉璃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爸爸,那是什么声音?";小军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