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可以去'瑞鹿轩'领取特制的鹿食,"娟子带领大家来到一座古朴的小亭前,"每位游客可以免费领取一份,这是我们专门调配的营养饼干。"
店员将装着鹿饼的竹篮递给每位游客,同时发放了一张图文并茂的互动指南。
"喂食时请记住三点,"娟子举起手指说道,"第一,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第二,动作要轻柔,不要做出任何惊吓鹿群的举动;第三,绝对不能追逐梅花鹿,要让它们自愿靠近。"
游客们认真地点头。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拿着饼干,在妈妈的搀扶下蹲在草地边。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掌心平放,像娟子示范的那样。
不一会儿,一只年轻的梅花鹿注意到了饼干的香味,优雅地向这边走来。它的步伐轻盈,白色的斑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女孩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它靠近。
梅花鹿来到小女孩面前,低下头嗅了嗅她的手心,然后用柔软的嘴唇轻轻叼走了饼干。小女孩感受到鹿唇的触感,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好痒啊!它的嘴巴好软!"
这一幕感染了周围的游客,但大家都记得保持安静,只是会心一笑。更多的梅花鹿被吸引过来,在游客之间从容漫步,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投食者。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坐在樱花树下的长椅上,手里捧着一本《诗经》。一只成年母鹿在他身边驻足,轻轻低头吃着他掌心的饼干。老先生的目光越过书页,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浮现出宁静的微笑。
"这让我想起了《诗经》里的句子,"老先生轻声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古人描写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吧。"
不远处,一位戴着贝雷帽的女生架起画板,手中的炭笔快速勾勒着梅花鹿的轮廓。她专注的目光在鹿群和画板之间来回移动,试图捕捉它们身上每一处优美的线条。
"这些斑点真是绝妙,"她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每只鹿的斑纹都不一样,就像它们各自的身份印记。"
几位摄影爱好者蹲在草地上,镜头对准远处的鹿群。一只小鹿正在溪边饮水,它的倒影与水中摇曳的水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大家可以看到,"娟子指着远处正在休憩的鹿群说,"梅花鹿有着独特的社群关系。成年的公鹿会在外围警戒,保护着中间的母鹿和幼鹿。它们互相依存,和谐共处,这种群居方式已经延续了几百万年。"
阳光渐渐西斜,整个灵鹿苑笼罩在一片金色的柔光中。游客们沉浸在这份宁静祥和的氛围里,仿佛也成为了这幅自然画卷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