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积草 第四回 驱狼,下棋,马兰花

大红山轶事 青山翁 3096 字 22天前

“ 嗨,顺子。你相中的媳妇是谁?”周贵问。

“ 骗狼的,哪有相中的老婆”郑顺漫不经心地说。

“ 说不定真相中了一个”我也趁机说。

“嗨,即使相中了也没用,谁还能看得起咱,再说如今是,‘狼多肉少’呵,轮不上我小顺子”郑顺自嘲着说。

“听这话音,还有怨气,不要狼多肉少了,没人和你争。你看上人家,还不知人家看上你不”王鑫说。

“真的不和我争?”郑顺说。

“男人说话,唾沫也是钉,更何况我是你哥,保证不争”王鑫说。

“大周,你也不争?”郑顺对着周贵说。

“不争,不争,争也争不过”周贵赶紧回答道。

郑顺端着缸子喝了口水,回过头对着我说:

“组长,你是官,官不与民争才是好官”郑顺装个鬼脸给我看。

“你相中谁?我们知道了,才好不和你争”王鑫、周贵都这么说。

郑顺假装羞涩低着头不吱声。

“这小子,又开始卖关子了”王鑫不耐烦地喊着。

“爱就爱上啦,羞什么,再不说,小心王鑫拧你耳朵”周贵说。

“这小子,有时骨头还挺硬,他要不想说,就是把他耳朵拧下来,他也不会说”王鑫边说边走到炒米口袋旁,抓起一把炒米嚼了起来。此时郑顺却突然大声说:

“我相中的是,马兰花。”

“马兰花?哪的?”周贵追问着。

“扑”一声,王鑫满嘴的炒米吐了一世界,原本红色的脸憋成了紫色,摇着手指,捂着肚。对着周贵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他相中的多啦,什么任有名(人有名),苏有根(树有根),马有鬃(马有鬃)等等。他能说出一大群。”

周贵看着王鑫笑得快要喘不过来的样子,稀里糊涂听着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莫名其妙地望着我。而我,若不是王鑫这般的嚷嚷,我也还是一头雾水。

“来来,来,不要捉弄老实人啦,咱们还是楚河汉界上争胜负吧,管你相中的是马兰花还是油菜花。”王鑫边说边从他被袄卷下,摸出他视如珍宝的象棋,拉着郑顺盘坐在一旁,准备开战。周贵似乎一下子明白了,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地说:

“就是笨,马兰花,野花。”说完从炒米口袋里,挖了一碗炒米,坐在王鑫、郑顺旁,开始了他们三人的象棋擂台赛。

我的棋艺要比他们高很多,让他们一个车和马,他们三人合起来也难赢我一盘。这要得益于我的父亲。

我在斑驳的记忆长河中,那三十六枚棋子如同流光溢彩的珍珠,串起了我与父亲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它们不仅仅是棋盘上的战士,更是我们心灵沟通的媒介,承载着父亲对我人生的启迪与教诲。

父亲,当地的棋王,他的智慧与策略总能在棋盘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看着父亲与各路高手对弈,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每当夜幕降临,我便缠着父亲,央求他教我下棋。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他的大手轻轻握住我的小手,引导我在棋盘上一步步探索。在棋艺的熏陶下,我逐渐领略到了其中的奥妙。每当我与父亲对弈,总能感受到他深沉的思考和严谨的态度。父亲的棋艺高超,但他从不轻视对手,每一局都全力以赴,尊重对手的智慧。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应保持敬畏之心,全力以赴。然而,父亲对象棋的痴迷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不少纷争。母亲常常抱怨父亲沉迷于象棋,忽视了家庭的责任。姊妹们也对父亲的行为感到困惑,无法理解他为何对那三十六枚棋子如此着迷。这些争执和不理解让我对象棋产生了厌恶之情,我开始疏远这个曾经深爱的游戏。然而,父亲却从未放弃对我的引导。他常常在棋局中融入人生的哲理,用棋理来阐释人理。他告诉我,棋如人生,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思考,因为一旦走错,就可能满盘皆输。他教导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学会规划,明确目标,不断调整策略,才能走得更远。渐渐地,我开始理解父亲的坚持和热爱。象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智慧的较量,一种生活的态度。从棋盘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成熟,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频繁地与父亲对弈,但每当我看到那三十六枚棋子,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它们是我与父亲之间最珍贵的回忆,也是我们心灵相通的见证。

此刻我看着他们已开始了对弈,我也如同周贵一样,挖了半碗炒米,冲了些开水,坐在一旁慢慢地吃开来,用这样的方式进餐,已是我们一日三餐的主要方式,偶尔吃一顿‘圪垯子’,‘背锅子’(铁锅里烙的白面大厚饼)。我一边吃,一边不由得想着刚才发生的这一切,从内心里佩服郑顺的聪智机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