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草原上,孩子们一入学就意味着步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们需要离开父母的怀抱,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成为他们的家长和朋友。需要用爱去关爱孩子们生活中的每个点滴,用耐心去呵护他们的成长。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孩子们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们坐在简陋的教室里,聆听着先生们的谆谆教诲。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光芒如同草原上的清泉,清澈而明亮。他们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草原上的溪流,诉说着对未来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尽情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如今,那片草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些曾经饱受无知之苦的孩子们,如今已经成长为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牧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书写着草原上的新篇章。他们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发展经济,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老书记和他的同伴们,如同草原上的守护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闻老师,这位在这片草原上的第五位民办教师,在这里已默默耕耘了八年之多,他的坚持和付出让我深感敬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为草原上的孩子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我有幸在这个时候走进学堂,代替他成为一名临时教师,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天。这不仅是一份莫大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深知,在这片草原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因此,我决心要尽我所能,用我所学当好这几天的临时教师。为草原上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学校的门前,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嬉戏的学生们身上。用完早餐的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正沉浸在无忧无虑的欢笑中。得力奇和老保管站在门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仿佛在欣赏着这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然而,我的到来却像是一阵轻风,不经意间打破了这片和谐的宁静。孩子们似乎觉察到了我的存在,纷纷停止了嬉戏,用好奇而谨慎的目光望着我。我微笑着走向他们,目光锁定在骑在狗背上的那个小男孩身上。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俯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能不能让我骑骑?”
小男孩显然被我突如其来的问题惊到了,他瞪大了眼睛望着我,随后从狗背上跳了下来,将拴狗的绳子递给了我。这时,旁边的一个小男孩抢着说:“他叫哈龙,是蒙语班的。我叫李铁蛋,是汉语班的。”我微笑着点点头,亲切地拍了拍李铁蛋的肩膀,称赞道:“李铁蛋同学真爽快!”
我接过绳子,佯装着抬腿挎坐在狗背上。然而,那只一直温顺的狗突然回头大叫起来,张开大嘴扑向我的腿部。我惊慌失措之下,一个仰面朝天,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哈龙见状,迅速伸手紧紧抓住狗的耳朵,大声喝斥:“脑亥巴什!”并用他的小手握成拳头,狠狠地给了狗狗两拳。狗狗委屈地低哼了一声,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
这一幕引起了得力奇和老保管的哈哈大笑,而学生们则紧紧地靠在一起,用不同的眼光看着我。我尴尬地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学着哈龙的口气说:“这脑亥巴什,真厉害!”或许是我学得不够像,或许是蒙语说得不够流利,标准。引起了所有在场学生的哄堂大笑。我也跟着大笑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挥手示意并高喊一声,“同学们准备上课”,他们哄地一下,连说带笑地跑进了教室。我站在原地,望着他们欢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蒙语班女老师高娃笑喜喜地走了过来,亲切地和我打了个招呼,然后走进了自己的教室。
教室的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略显陈旧的课桌椅上,仿佛为这简陋的空间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站在教室门口,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紧张与期待,仿佛即将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我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踏进了这个充满期待的教室。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我脚步的回音在肃静的教室里回荡。我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那些纯真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点亮了我心中的迷茫。
我走向讲台,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我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砰砰砰地响在耳边,仿佛要冲破胸膛的束缚。我紧张地握住了讲台的边缘,手指传来冰凉而坚硬的触感,这让我稍微清醒了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是李铁蛋,他站了起来,声音洪亮而坚定:“老师好!”紧接着,整个教室的学生都整齐划一地起立,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如同春雷般震撼着我的心房。我愣住了,被这突如其来的问候所感动,心中的紧张与不安瞬间消散无踪。
我微笑着回应:“同学们好,请坐。”随着学生们的坐下,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简陋而温馨的教室。虽然面积不大,但光线充足,每一束阳光都仿佛带着希望与温暖。课桌课椅虽然简陋,但每一张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那些泥土砌成的课桌,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农村,牧区教育的艰辛与不易。但正是这些艰苦的条件,磨砺了孩子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课。我按照赵枫曾经描述的复式授课法,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开始授课。我紧张地讲解着知识点,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反应。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同在一个教室,但他们却能够按照我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他们的专注与认真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逐渐找回了自信与勇气。
随着授课的深入,我逐渐感受到了复式授课法的魅力。它让我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到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我灵活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让整个教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