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论轴心时代理论》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展开。首先阐述“轴心时代”理论的内涵,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世界主要文明构建核心理念的现象。接着分析轴心时代不同文明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意义,包括中国先秦诸子、希腊哲学家等。同时探讨该理论虽然存在可商榷之处但作为解释人类文明框架的合理性。最后从科学与心神的关系角度出发,论述思脉运行不应局限于科学层面,而应追求科学与心神的双重解脱的观点。

一、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的内涵

(一)时代界定

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明确地将时间范围划定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六百年间。这一时间段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犹如一颗种子萌发的关键时期,众多伟大的思想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绽放。

(二)文明现象

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大主要文明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同步性。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倡导仁爱、礼义,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法家强调法治等,这些思想理念逐渐构建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希腊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真理、美德、政治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的哲学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印度的《奥义书》探索宇宙和自我的奥秘,佛陀创立佛教,以其独特的解脱思想影响深远;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有着对善恶二元论的深刻阐述;巴勒斯坦的犹太先知们传播着犹太教的教义等。这些不同文明的思想创造,尽管在表现形式、关注重点上有所差异,但都为各自文明后续的发展确定了方向,也为后来整个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轴心时代不同文明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意义

(一)中国先秦诸子

1.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道德规范。“仁者爱人”的理念影响了中国社会数千年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他所倡导的“礼”则规范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和行为准则。这种思想体系使得中国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家庭伦理、社会和谐以及文化传承。

2.老子及其道家思想

老子主张“道”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种思想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哲学智慧,道家的思想在艺术、文学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中国传统绘画中对自然意境的追求,文学作品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等。

(二)希腊哲学家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问答法启发人们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他通过不断地质疑和追问,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人们对知识和美德的探索欲望。他的思想方法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维模式。

2.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存在着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这种思想对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等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也影响了西方文化对理想和现实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