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黄忠对臧霸在泰山郡发起进攻的同一时间,鲁肃也领兵五万,从琅琊郡,向北海国与东莱郡同时发起了进攻。
北海国原本是孔融的属地,孔融在此教化多年,也是大儒郑玄的老家。原本先是公孙瓒麾下大将田楷与袁绍之子袁谭争夺青州。
两人连年大战下来,导致此地民生破败,孔融也受不了二人,随即正好张固约其修书。孔融就离开北海,前往广陵。
而随着袁绍的失败,青州也变成了曹操的地盘。好就好在青州这次权力交接之时,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战乱。
自从袁绍死后,袁谭和袁尚为了继位而发生争执,最终袁谭一怒之下,选择投降曹操。曹操为了笼络袁谭,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袁谭。
只不过似乎是投降之后又觉得后悔,袁谭便一直密谋反叛曹操。可是袁谭此人实在心智不行,又害怕自己的密谋会被曹操发觉,于是开始整日疑神疑鬼。
就在这胆战心惊的日子之中,袁谭很快就病死,此时距离袁绍去世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不过随着袁谭的离世,青州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动乱。于百姓而言,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只不过如今北海的宁静又被打乱,鲁肃已领兵五万直扑北海而来。
此时的北海守将为夏侯惇之弟夏侯廉,因为夏侯惇推荐的关系,夏侯廉被曹洪安排镇守北海,其麾下三员副将,分别是韩莒子、史涣和赵睿。
只不过当鲁肃领兵而来之时,夏侯廉在鲁肃与周泰、蒋钦和刘晔等人强大的攻势之下,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况且,鲁肃这次为了能更好的攻下北海,更是将郑玄之子郑益借调至麾下,以郑益作为郑玄之子和孔融之徒的双重身份,在北海国简直有着非常大的号召力。
从鲁肃攻入北海之后,沿途由郑益负责出面安抚乡绅百姓。所以基本上在没有曹军大将统领的县城,基本上全部望风而降。
鲁肃的军队兵分两路,一路由鲁肃和周泰率领,直扑北海国城下,进攻北海国的中心地带。
另一路由蒋钦和刘晔指挥,先是迅速攻占了北海国通往东莱郡的通道。
夏侯廉虽然勇猛,也只能固守城池期盼曹洪能够送来援军,只是夏侯廉不知道的是,他期盼的援军,已经根本不可能出现了。
夏侯廉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再加上鲁肃的周密部署,北海的防线很快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周泰率领的精锐部队在连续攻城数日之后,率先攻破了北海的城门,城内守军措手不及,纷纷溃散。夏侯廉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退守城内,试图依托城内的建筑进行最后的抵抗。
然而,鲁肃的军队士气高昂,攻势如潮,夏侯廉的抵抗显得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