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易安王的惊变

执手春江 雍和 2438 字 1天前

在越国积极谋划发展的时候,白起已经率领着部分军队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一路上,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望着边境的方向,心中暗暗发誓:“高仙芝,等我下次回来,就是你的死期!”

回到京城后,白起进宫面见赵无极。他跪在地上,心中依然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臣白起,遵旨回京复命。”白起说道。

赵无极看着白起,说道:“白起,你此次出征,虽未取得最终胜利,但也尽力了。如今局势变化,我们不得不调整战略。你可明白朕的用意?”

白起抬起头,说道:“皇上,臣明白。只是臣心中实在不甘,那个高仙芝,实在是太可恶了!臣与他早晚会有一战!”

赵无极微微一笑,说道:“白起,你的心情朕能理解。不过,战争不是儿戏,我们要从大局出发。如今越国江南局势已定,我们再出兵已无优势。等我们养精蓄锐,再找机会与越国一决高下。”

白起听了,心中虽然依然不服,但也只能领命。他知道,皇上的决策自有他的道理。

白起领命退出宫殿,脚步沉重而迟缓。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高仙芝的身影,那是他心中的刺,也是他日后要全力击败的目标。而此时,远在江南的易安王,正陷入一场足以颠覆他认知的惊变之中。

春日的江南,阳光明媚,繁花似锦,可易安王的心情却如坠寒冬。他端坐在王府的书房内,手中轻轻摩挲着一幅陈旧的地图,那是多年来他征战四方的见证。“王爷,该用膳了。”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易安王抬眼,看到易经正站在门口,手中捧着精致的食盒。

易安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易先生,又劳烦你了。”易经微微躬身,将食盒放在桌上,有条不紊地摆放着菜肴。易安王不经意间瞥见易经挽起的袖口,心中猛地一震。他清楚地记得,真正的易经在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场上,为了掩护他,后背中了数箭,留下了触目惊心的伤疤,其中一道箭伤甚至划破了右臂,导致易经右手的力量大不如前,连系袖口这样的小事,都常常做得笨拙。可眼前的易经,动作流畅自然,挽袖口的动作干净利落,完全不像是受过重伤之人。

易安王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他强装镇定,若无其事地说道:“易先生,近日天气转暖,我想把库房里那件旧披风拿出来晒晒,你还记得放在何处吗?”易经微微一愣,随即笑道:“王爷,是那件藏青色绣着金线云纹的披风吧?应当是在库房西侧的第二个柜子里。”易安王心中又是一沉,真正的易经清楚地知道,那件披风是他母亲留给他的,上面有着独特的银线绣纹,并非金线云纹,易经竟然记错了。

易安王没有立刻发作,他继续与易经交谈,试图从更多细节中确认自己的怀疑。“易先生,还记得咱们当年在黑虎山遭遇埋伏的事吗?若不是你拼死护我,我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易安王紧盯着易经的眼睛,不放过他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易经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说道:“王爷,那是我分内之事。当时情况危急,我也没想太多,只想着不能让王爷出事。”易安王心中冷笑,真正的易经每当提及此事,眼中都会流露出后怕和坚定,而眼前这人,眼神空洞,只是在机械地应对。

夜幕降临,易安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越想越觉得可怕,那个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的易经,竟然可能是个冒牌货。他决定要亲自查证,彻底揭开这个谜团。

第二日清晨,易安王借口自己身体不适,召来王府的医官。待医官诊完脉后,易安王屏退众人,单独留下医官,低声说道:“刘医官,我有一事相问。你跟随我多年,也为易先生治过伤,你可还记得他后背箭伤的位置和愈合情况?”

医官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易先生后背的箭伤十分严重,一共有三道,一道在左肩下方,一道在右肩胛骨附近,还有一道靠近脊柱。当初为他医治时,费了好大的力气,而且伤口愈合后,留下了明显的疤痕。”易安王心中的疑虑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他脸色阴沉,对医官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你切勿声张。”

隐匿的真相与惊惶的王

易安王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依旧如常地在王府中踱步,每一步都看似沉稳,却透着难以掩饰的沉重。他深知,稍有差池,局面将彻底失控,自己多年的谋划与心血或将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