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这地方起始于一个镇,叫大同镇,属于嫩江省安达县。
安达,俺答,蒙古语兄弟的意思。
五四年嫩江省和黑龙江省合并,哈尔滨由直辖市降为省辖地级城市。当年全国一共只有三个地级市。
两省合并以后,黑龙江省省会由齐齐哈尔迁至哈尔滨。
这里多说一句哈,日控时期东北分为十多个省,四五年以后合并为九个省,到四九年建国的时候是六个。
东三省这个说法是来自于清朝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将军府,划为三省,这个三省和现在的三省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是指军事控制区。
黑龙江将军府设于康熙二十二年,始驻瑗珲,后移至墨尔根(嫩江县),康熙三十八年移驻齐齐哈尔城。
齐齐哈尔,意思是天然的牧场,在五四年以前一直是松花(嫩)江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军事政治中心。
五九年的时候,大庆油田被发现,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当时的省委书记欧阳钦提议把油田所在的大同镇改为大庆。
以大庆为名,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意思,成立了安达县大庆区。
六零年十月,安达县已经升格为安达市(县级),松辽石油指挥部移驻安达萨尔图镇。萨尔图,意思是月亮升起的地方。
六四年,大庆区从安达市划出,成立大庆特区,特区政府(石油管理局)驻萨尔图。
七九年,安达大庆特区更名为大庆市,成为黑龙江省辖的地级城市。安达仍然是县级市,归绥化专区管辖。
安达和大庆紧挨着,路程不到二十公里,这二十公里充分展示了一个小弟逆袭成为大哥的励志故事。
至于当年指挥部为什么会选择远离油区七十公里的萨尔图做为驻地,已经没有人知道了,也许是保密需要吧。
当年大庆油田从发现到建设到出产原油的过程当中,可没少被小日子各种琢磨。
他们甚至从一张报纸上的照片推断出来了油田的大概位置,和真实地址相差不到五公里。
可见他们对东北地区的了如指掌念念不忘,也能看得出来狼子野心贼心不死。
大庆市成立以后,立足于萨尔图镇开始了迅速的发展,而做为油区的大同镇也就成为了大同区。
很快,这座从无到有的新兴城市就超越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这样的历史重镇,一度和哈尔滨并驾齐驱。
到了九六年这个时候,整个大庆的采油区已经扩张了不知道多少倍,采油厂遍布整个平原。
张铁军一行人到了大庆先去了军分区,然后在军分区的司令员和政委的陪同下视察了驻军部队和驻地医院。
这边的驻军部队有点多,好几个序列都有,没有军分区的人带着还真不好找。
看了看大家的衣食住行,看望了伤病员,又了解了一下今年抗洪的细节问题。部队都是冲在第一线,他们掌握的情况才是真实可靠的。
这边结束,这才通知了油田管理局这边,大家又一起去油田管理局做客,参观了一下市区和油区。
九六年这会儿大庆正是隆兴的时候,原油产量国内第一,城市里一派欣欣向荣,油田的工人收入相当高。
张铁军重点了解了一下洪灾对油田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还有油田和农垦方面的协作。
他对所谓的城市发展建设兴趣不大,关心的是下面县乡镇的发展情况,包括农垦,主要作物,交通情况和医疗,教育等等。
普通的城市都会偏科,像这种政企一体化的城市更是如此。
关键是黑龙江这边政企一体化的城市还特别多,很多城市都是企业扩张形成的。
事实上,大庆市不只是一座企业兴建的城市,还是国内最早开始实施政企分离的城市。
在八零年以前,大庆市和黑龙江省是不存在任何统属关系的,八零年二月才成立了大庆市委市政委,不过是和石油管理局一班人马两块牌子。
八三年,市委提出要和石油管理局分家,得到了黑龙江省和石油工业部的批准,九四年开始执行,市委市府和石油管理局脱离。
大家各自分设机构。
市委市府归属黑龙江省,石油管理局隶属关系不变。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分离方案施行了二十多年以后,发现……特么妹分开,也就是多盖了几栋办公楼,顶多算市委市府搬出来独立办公了。
二十多年,别说没有建立起市一级的独立财政体制,连事权财权都还混沌不清,事实上仍然还是管理局的一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