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不平也不是他们当了多久的工人,而是在两年了他们没能成为干部,对不对?
还有你说的这个高级人才,我想对你说的是,没有谁比谁高级,大家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学校学习知识,起点是一样的。
进入工作以后,大家也是平等的,谁高级谁不高级?
我们在学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以知识为主,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在初期仍然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间,是以技能为主。
小主,
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通过工作了解生产了解单位让自己适应并成熟,使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认清方向。
我们都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性格也是不一样的,兴趣爱好擅长不擅长这些都有区别,人生没有参照物。
明白吗?在你的话里我隐隐听出来了一个意思,是你的两位师兄受到不公平,受到了打压。
事实上并不存在,毕业生经过两三年的工作以后都会进行转岗。
你这两个师兄的遭遇,我认为不是企业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他们可能并不适合在企业工作,你明白吗?
可能他们更适合当老师,或者去搞科研,就是不适合在企业,这个其实很正常,不存在是好是坏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离开学校以后,都需要有这么一个过程,去认识这个社会,也认识一下自己。
有的人运气好一下子就走对了,有的人运气不太好,可能需要经过几次碰壁,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个认知自己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他不适合在企业,就算给他个厂长又能怎么样呢?他一样做不好。
你连工人都当不好,怎么去管理好那么多工人?
有的人就适合当老师做科研搞刑侦,你让他当工人他肯定做不好,只能混日子。
好在你的这两位师兄现在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这就挺好的,这里没有谁对谁错,也不需要上纲上线。”
“我们清大的毕业生难道不是高级人才吗?”这学生哥有点上头的意思。
“不是。”张铁军连犹豫都没有犹豫,直接摇头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回答:“没有谁天生就是高级人才,更不能用在哪个学校读书来下这个定义。”
“我们前几届经管院的师兄师姐毕业就进了政研室,难道这还不是高级人才?”
政研室,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智囊团,这个单位没有固定的编制,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日常以理论研究为主。
“你的师兄师姐进了政研室,也并不能说明贵校都是所谓高级人才,你的师兄师姐进了政研室,也不一定就是高级人才。
高级人才,是要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了解一件事的所有环节的,有前瞻性的人才或者某一领域有极强能力的人才。
而不是从哪里毕业,在哪里工作,明白吗?
如果做不到脚踏实地,就永远也谈不上什么人才,你要好好想一想。”
“我们辛辛苦苦努力钻研十几年的苦读考上了清大,又用几年时间跟着着名的专家学者导师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当工人?”
“你认为你也应该进政研室?”
“我认为我和我的同学们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能力。”
“你知道政研室是做什么的吗?”
“当然知道,我们有去参观学习,我们也有信心能做好。”
张铁军站在那看着他,看了有小十秒:
“我还挺佩服你的,你连地都不会种苗都不会分,连工人都当不了,基层基础的东西一点不了解,你怎么敢说出来的这句话?
你以为政策能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吗?能是一群什么都没做过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吹着牛就能制定出来的?
都不说这个,你毕业以后,让你去当一个县长,你知道怎么做吗?让你当一个厂长,你知道需要做什么吗?
同学,我教你一个道理,没有凭空起的高楼,空谈是要误国的,明白吗?脚踏实地才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我就知道会这样,咱们国内对待人才就是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所以等我毕业我会出国,我会去发达国家实现理想。”
张铁军笑了:“你看,我刚说完要脚踏实地不要空想,你还是在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