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收入

黄文芳要买,张铁军自然不会扫她的兴。

让保纤哥把所有家具都拖走,黄文芳和他签了协议,大家一起去房管所过户。

这个时候的房产交易手续要简单的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把房产证一填,这房子就是黄文芳的了。

家具抵掉了两万,花了七十三万。

其实张铁军也没想真的能抵掉两万美元,结果保纤哥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还拍着胸脯说他还有钱赚,绝对亏不着。

他给张铁军看了他当初买房子的手续,他是七十万收的。不过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这年头出来混的估计有几句实话也不会太多,尤其是涉及到钱的方面,如果真是那么实诚早就被人给卖了。

诚意有,但不多。

一万美元就是八万三千多人民币,干他们这行的一套房子挣个一万两万人民币的时候都是极少的,这套房子他确实是赚到了。

“我这也是捡个了漏儿,当时那老外急着回国到处找下家儿,嗨,就让我赶上了,他要七十五我就给个七十,成了。

其实那孙子也不亏,当时这房子刚出来的时候才六十四刀,他还住了这么些年呢,您说是吧?”

“你挺有钱哪?”

张铁军打量了他几眼,这个年头能拿得出来七十万美元的老百姓可不多,那可是相当于五百八十多万。

“嗨,我哪有那些钱哪,这都是和哥们攒的,要木我怎么厚着脸皮收您七十三个呢。

这钱回去大伙都得分分,要是我个个儿的肯定不二话。”

“你能分多少?”黄文芳问他。

“嘿嘿,”保纤哥抓了抓头皮:“我能拿个零头吧,反正,这一年家里的嚼咕是出来了,也是松了口气儿。

现在弄这个,猫一天儿狗一天儿,卖家不好找,买家更不好找,都是靠碰,碰运气。”

“你干这个多少年了?”

“哎哟,那可有得数了……怎么着也有个七八年了吧,最开始是在杂院儿给发小帮忙,后来一看这东西有点搞头,就这么慢慢入了行。

其实基本上也都是小打小闹,那会儿还得瞒着来呢,都是街坊道里的串弄着弄俩零花儿。

后来,这几年胡同里不好串道了,大伙合计合计这才出来弄楼房这些,也就是混个饭碗,多少也比混着强,又没工作。”

京城和申城的无业游民是全国最多的,尤其是知识青年回城以后,说乌泱乌泱的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好在七九年以后允许私人做生意了,算是解决了大问题,大家猫走猫道狗走狗道,不管干什么好赖也都能有个营生。

说起来,这些敢出来拼混出来模样的,基本上都是当初最不得待见最能茬架的那伙,老老实实的到这会儿还有不少在家床着呢,啃老。

事实上一直到了二零年以后,京城的待业人口就没低于过适龄人群的四成,是啃老族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低收入家庭最多的地方。

申城也差不多,和京城大哥不说二哥。越是光鲜亮丽的地方,阴影越大。

房屋中介这个行当这会儿在京城并不好做,这些人依仗的是地头熟人头熟,消息比较灵通,挣的是信息差的钱。

主要是楼房太少,商品房又少又贵。而且商品房一出来就被抢了,也轮不到他们来挣差价,所以这才盯上外销房了。

不过搞外销房那就得有实力了,没有点底子想都别想,动辄就是几百万这样子。

像这套房子,四舍五入利润有二十五万,但是这钱就像他说的,得十来个人分,钱都是大家伙凑出来的。

但就算是分,这会儿一两万也绝对是巨款了,这已经是正经的高收入群体。

九六年京城的平均工资还不到八百,七百九十八,大多数家庭的月收入也就是五百上下。家庭哦,不是个人。

“你们这也算是高收入了。”

“还真算不上,今儿个您这单算是成了,后面那一单还说不上要到什么时候儿,弄不好就等明年去了也正常,反正,养家糊口还成。”

“你们在这小区有几套房子?”张铁军问他。三个人在等来拉家具的车。

“让您说的,这一套都是倾家荡产了,”保纤哥苦笑:“您是大人物,和您我瞒不上,就这一套我们哥几个都凑不齐,还拉了饥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