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台长没说谎。
现在电视台想请张铁军去做个什么节目,也是需要向上面打申请的,什么样节目需要做什么说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预估产生的影响(后果)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是都要计划清楚的,还得必须证明能够保证。
国家台的直属上级单位原来是文化部,现在是广播电影电视部,杨台长自己就是副部长,所以国家台在某些方面来说职权还是相当大的。
但这是一般情况。
像新闻访谈这一类的节目,就不归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了,而是需要在中宣部报批,中宣部负责这方面的全面管理工作。
包括文化(旅)部在这方面的业务也是需要接受中宣部的指导的,而中宣部的具体工作又要接受中组部的指导。
大概就是这么个关系。
所以不要看大家都是部,但是在具体工作当中也是要分个一二三的。
尤其是涉及到张铁军这个层次的人物,大家其实都没有这个权限,计划是计划,能不能行就全要看中组部那边的意见。
中组那边其实也定不下来,他们也得再向上反映,打个报告把事实情况说清楚以后,等着几大委员来定。
当然了,到了这个层次报告也不会太慢,打个电话请示一下就行,主要的时间都是在等。
所以礼拜五的事儿,礼拜六才有消息,这已经是相当快速的了。
然后张铁军这边自己也需要报告请示。
电视台是电视台,人家报的是人家的计划,批准也是批准的人家的计划,别看涉及到了张铁军,但实际上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请示一下再次获得了正面的批复许可以后,才可以按电视台的计划去参加节目。
这就是程序。
当然了,也就是打个电话的事儿,到是不用费什么时间,也不需要像电视台那边那么等。
“我礼拜一正好要去一趟,问问吧,行我就过来。”
“我这边计划通了那肯定是行啊,现在就是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过来录制。你现在不用出差了吧?”
“不出差,现在在黄寺坐班,时间上到是富裕。”
“那行,那我就等你电话吧。”
他其实是想问问张铁军能不能明天就过来加班把节目录了,正好放到明天晚上播。张铁军录节目是不需要剪辑的,也不能剪,所以很快。
但是张铁军说了礼拜一去请示,他也只好等着。
张铁军把黄文芳送回酒店,‘冷酷无情’的拒绝了小黄同志的揉情蜜义,直接回了家。
下午三四点钟,正是一天当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候,明明太阳还在头上挂着,眼见着温度就开始往下降,风也大了起来。
今年京城的气温明显要比去年和前年要冷,也冷的更早一些,九四年整个冬天几乎没有几天在零下,今年这才十月中就已经个位了。
今年也是未来十三年里最冷的一年,从明年开始温度就会越来越高,甚至雪都不怎么下了,屋檐下一尺多长的冰溜子也看不到了。
主要是今年秋天雨水也多,连下三天这样的情况都出现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可不是白说的,温度嗖嗖往下掉。
这个时候生意最好的就是卖炉筒子和蜂窝煤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拉着蜂窝煤的板车,还有卖大白菜的,卖大葱的。
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冬的物资。
天安门广场,送蜂窝煤的板车
买蜂窝煤的还属于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更多的是摇煤球,有自己摇的,也有请人上门来摇的,一弄一大堆。
杂院就堆在门前屋后巷道里,扯几米油毡或者塑料布一盖就是那么个意思,也没人敢偷,弄的到处都是煤灰。
堆在胡同口的蜂窝煤
住楼房的就集中堆在楼道里,左邻右舍商量好了,你家堆哪我家堆哪,都已经有了规矩。
这个年头冬天走杂院小胡同其实比去筒子楼得劲儿,起码有下脚的地方,筒子楼里要是地形不熟你就趟去吧,那真是寸步难行。
从这会儿开始片警和居委会也忙,要挨家挨户的去检查物资摆放还有风斗的安装情况,预防堵路和煤气中毒、火险,确保大家安全过冬。
事实上不光是检查,还得帮着弄,片警出门兜里都得揣着把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