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影视城建的其实就挺全面的了,现代近代古代山水园林可以说应有尽有,还有那么多火车站和世界知名街景。
不过吧,历史这一块就有点偏门,弄的都是汉唐时期和宋代的一些城池景象,还真没有这个广州街这样的东西。
事实上,这个都可以说是近现代了。
张铁军自己就从来没想过要拍这段历史时期的片子。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谢大导演没和老徐碰到一起,这个原因那就不知道了,猜也猜不出来。
张铁军就记着好像应该是老徐听到了消息去找的谢导演,那这是被拒绝了?
这事儿闹的。
张铁军就从来没想过要去和谁抢什么,也用不着抢,可是这不争不抢的,事主自己找过来了,这咋整?
“你说话呀,”张英听他不吱声着急了:“弄不弄?我按他说的那些估计了一下,得有个二三百亩的规模,到也不算大。”
听听,这口气,两三百亩地的规模都不算大了。
好像也确实不算大,从东方这个角度来说,不过张铁军纠结呀,这弄还是不弄呢?
不对呀,这电影记着是在九六年内拍完了的呀,虽然记不清具体时间,但是大概情况还是想得起来的。
这都特么十一月份了,这不是扯犊子吗?
搞个拍摄景点到是小事儿,地块都是现成的,费用的话也就是两千多万,工期不会超过一个月。
横店老徐之所以用了三个来月三千多万,那是因为东阳那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点儿,交通问题导致了材料成本的提升。
而且他们还需要炸山。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的导演会选择去那里拍摄的原因,就是因为山多不险,有水无势。
层峦叠嶂起起伏伏的山和弯弯曲曲宽阔平和的水面都非常符合镜头美学。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在城郊改造一片民居,把整个片区改造成想要的景象,片区里面的居民仍然正常生活。
要拍摄的时候,给居民们换上服装该干什么干什么,连群演都有了,而且还相当自然。
这地方平时也可以做为一个旅游景点存在,还可以避免过分商业化的问题。
后来的乌镇采用的就是这么一种方式,只不过乌镇还是急了点,商业化的程度没控制好,要不然那地方发展的会很好。
又扯远了。
事实上,横店老徐早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和谢进导演联系上了,两个人的合作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协商(争吵)的。
横店广州街应该是在三到五月份的那段时间进行的建设,八月就开始进场拍摄了。
这会儿应该都进入最后的拍摄期了呀,就是复检镜头补拍过渡镜头什么什么的。
“谢导演本人来找的你?”
“啊?不是,是给我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说的。”张英说:“现在知道我号码的人越来越多了,也不知道是好事坏事儿。有点烦。”
“你不会准备两个号码吗?一个用来工作一个用来生活,休息的时候把工作号码关机。”
“……你以为我是傻逼想不到这个吗?我特么是怕耽误了正事给你们少挣钱。麻了个鄙的,小逼崽子。”
张铁军被骂的嘿嘿乐起来:“你手里有人有钱有机会,你怕耽误什么正事儿?该休息就休息,急的又不是你。你说是不?”
“不想听你逼逼,赶紧说,怎么回?”
“他电话里都说了什么呀?我有点怀疑是你理解错了。”张铁军想了想说:“算了,你让他直接打给我吧,我和他说。”
“好吗?”
“没什么不好的,这些导演我早晚也是要接触的。”
“行吧,”张英也就是想了一下,直接答应下来:“回头我把你电话给他。跟你说,我真没毛病,你说怎么回事儿?”
张铁军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张英说的是什么事儿:“这个我也不好说呀,人体本来就是神秘的,顺其自然呗,只要不是刻意回避就好。”
“我回避个屁,我又不是不想过日子。我还挺想要个孩子的。”张英顿了顿:“你几号回本市?”
“干什么?”
“想你了。……我回去等你,正好看看我爸妈。”
张铁军抿了抿嘴:“行吧,你自己安排,那我挂了哈。”
这还在车上呢,这个话题不好继续。
女人是感性生物,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上来一股子劲儿,还容易搂不住。
等张铁军回到别墅,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大街上冷冷清清的,路灯孤零零的照着空无一人的长街。
别墅里面的夜灯也都点亮了,是黄色的,带着温暖的灯光把院子里照的一片通明但不刺眼,黄色的砖墙在灯光下越发的柔和。
草坪和树林里也有灯光,但不多,独自照亮着一片不大的范围。
其实这并不是马勒在申城的第一栋房子,做为租界跑马总会的会长,沪东船厂的老板,着名的大富翁,房子自然也是不缺的。
小主,
而且这也不是他的第一栋叫仙境的房子,另外一栋也还存在,在岳阳路320号院。
如果要说区别,那么面前这一栋是他的家,是他的爱马和孩子们的天堂,而另外的房子只是他举办餐会招待客人的地方。
这栋巨大的城堡一样的房子事实上被主人居住的时间很短,曾经随着战争的到来和政治的变迁不断的被改变着身份。
大家都没有睡,都在又宽又高的客厅里坐着说话,咖啡的香味儿充满了整个空间。
“这个时候喝咖啡,你们是真怕晚上能睡着啊。”张铁军笑着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