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马上安排。”韩部长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秘书,秘书领会,转身一路小跑着就去安排了。
铁道部的信息中心可以说是国内成立的最早的专业计算机数据中心,并且拥有自己的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运算机组。
信息中心成立于一九七五年八月一日。
铁路系统也是国内最早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部门,有力的保障了全国铁路运输网的升级和运转,保障了各种物资的运输和供应。
铁老大铁老大,这个名字可不是白叫的,确实是立下过不世之功,并不比电力系统差。
有人就问了,火车不用电呐?
没见识了吧?原来的火车就是不用电的,要不怎么叫火车呢。
火车用电是从零三年以后才开始的,电车慢慢替代内燃机车,不过一直到张铁军回来的那个时候也还没有替换完。
国内的计划是到二零三五年,电力机车全面取代内燃机车,不过能不能实现不好说。
九七年这个时候别说电车,内燃机车都没全面普及呢,蒸汽机车还没退役。
蒸汽机车是烧煤的,内燃机车是烧油的。
来到会议室,韩部长给张铁军介绍了一下跟在他身后这几个人,傅副部长,刘副部长,蔡副部长,工会刘主席和温副书记。
本来还有一个国副部长,去年退休了。就姓国,是罕见姓,全国也没多少人。
张铁军和大家一一握手。
工作人员进来要布置主席台,张铁军摆摆手:“不用麻烦,就是简单讲几件事。给拿几瓶水过来就行。”
工作人员就看韩部长,看韩部长点了头这才退了出去。
很快,几箱矿泉水就送了进来。娃哈哈的。
韩部长和几个副部长全部都是学铁路或铁路运输专业的,不过有早有晚。
这里面,傅副部长是最早的,年纪也最大,他是在苏联学的铁路电气化。我国的铁路相关院校几乎都源自苏联,一脉相承。
然后就是韩部长,四六年他就已经在哈尔滨铁路局工作了,从部务员干到工务段运转车长。
刘副部长和蔡副部长就比较晚了一些,已经是在六、七十年代。
蔡副部长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刘副部长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其实这是一所学校。
西南交通大学一八九六年创办在山海关,叫北洋铁路官学堂,后来搬到了唐山,前后改了不老少名字。
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等,五二年改为唐山铁道学院。
六四年学校整体迁到峨眉,七二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八九年,学校迁到成都九里。
韩部长是南下干部,是一九四九到一九五零两年间广大南下干部当中的一员,也就此改写了人生命运。
现在都说南下干部的主力是山东人,有说几万的,有说十几万的。
其实不是,南下干部的主力是东北人,基本上都出自四野,同时包括地方上抽调的铁路,电力,冶金还有政工,卫生五个系统。
一九四九年一月,中央在东北局成立南下干部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南下干部团的团长是四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副团长是四野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和邵式平。
“南下干部大多来自东北,他们在南方各地扎根,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壮举在当时把四野都要抽空了,闹起了干部荒。?
四、五十年代抽干部,六、七十年代抽工人设备和技术,八、九十年代抽调各种物资。
东北大概率是犯了天条的,奶大了孩子,后来的结果就是被各种排斥,各种看不起。
韩部长所在的南下大队去了湖南广西一带接手政工工作,他先后在长沙,衡阳和桂林担任军运股股员,后来担任负责人。
他先后参与了五三年柳州铁路局成立和五八年桂林铁路局的成立。
七八年担任柳州铁路局局长,八三年调任申城铁路局任局长,九零年进部,担任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兼纪委书记。
九二年起担任书记,部长兼纪委书记。
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了,是做过贡献的。
“你现在还回老家吗?”张铁军拿了瓶水喝了两口,问韩部长。
“回过几次。”韩部长摇了摇头:“出来时间太长了,一晃都有三十年了,老家没什么人了都,我都不认识。”
“还不如柳州熟人多呗?”
“那可不,”韩部长笑起来:“别光说我,再过二十年你也一样,老家也就剩点念想了。”
“那你口音可没怎么变。”
“这个不能算,它变不了我有啥办法?你变啦?其实,或多或少的都变了,怎么可能不变,回老家一说话就是外地人。”
“但是在外地别人一听你就是东北的。”
“对,贼特么郁闷,混了一辈子在哪都是外地人。”
韩部长的秘书带着一些人呼呼噜噜的进了会议室,一看好家活领导全在这了,
一个一个就差闭住呼吸了都,小心翼翼的找地方坐下。
人来了齐了,秘书关了会议室的大门,坐了好几十人的会场里静悄悄的,呼吸声清澈入耳,
落针可闻也就是这么个地步了。
韩部长要给大家介绍,张铁军摆摆手拒绝了,抬步走上主席台。
“我是监察部张铁军,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
第一件事情,实名制乘车。
从我推动这个工程到现在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别的都不说,计算机组,相关的软硬件,都到位了吧?
事实上,资金也是我提供的。
今年一月,交通部铁道部联名宣布乘车乘船实行实名制,但据我了解到今天为止,并没有实现全面落实,甚至京城站都没有。
对这个事儿我是十分的不能理解,所以今天我过来,我想问问大家,也是请大家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是技术原因吗?是设备原因吗?是资金的原因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包括这个乘车安检的问题。
一起答了吧,其实本来也就是一回事儿。
为什么呢?谁能告诉我?”
张铁军背着手站在主席台上,目光一一掠过下面坐的整整齐齐的人,看着他们的目光躲躲闪闪。
“我咨询过电信局,”张铁军说:“按照我的要求,所有线路和设备电信局都已经提供到位并开通了全部功能和权限。
那这中间还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呢?我想不明白呀,同志们。
信息中心的同志,谁能给我一个回答?一月宣布,现在是四月初,三个月的时间了,是不是有点打自己的脸?”
“张部长,”刘副部长看着张铁军说:“这件事没有必要这么严肃吧?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们大家也一直在努力,全面落实就是早晚的事儿,最多不会超过五月。”
“为什么呢?”张铁军看着刘副部长,这件事是他负责的工作:“网络有了,设备有了,大计算机中心也建好了,是什么在影响进程?”
“工作总是要靠人去做的嘛,需要一点一点来完成,这是需要时间的,张部长我感觉您有点吹毛求疵了。”
张铁军就这么看着他:“如果我没记错,刘副部长先后在郑州和广州,沈阳铁路局工作过,担任过武汉局和郑州局,沈阳局的局长。”
“副局长,”刘副部长说:“在郑州局我是副局长。”
张铁军点了点头:“中间你在湖北国防工办待了半年,你是怎么进去的?为什么待了半年又调出来了?”
“过去了以后发现我自己不太适应那边的工作,正好当时部里成立运输改革调研组,我就申请回来了。”
张铁军点了点头:“看出来刘副部长的人脉还是相当广大的,国防工办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几大局更是想进就进,如鱼得水。”
张铁军看了一眼韩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