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开中法啊弊端

“什么!”朱元璋遭不住了,他颁布的那些政策,全都是他耗尽脑子想出来的,现在大孙居然说会损坏大明根基。

“大孙、这话可不能乱说,当今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他的政策怎么可能有问题。”

朱轩无奈的看着情绪激动的朱元璋,自己这个爷爷没得救了,妥妥的朱元璋脑残粉。

朱轩只好继续说道:“当今皇帝陛下体恤百姓,颁布政策地方税收只需要上交一部分,其他的可以留在当地,其目的是可以省下来回运输费用,遇到灾荒的时候,能及时救灾。”

朱元璋点点头,他的目的就是如此:“这难道有问题吗?省去来回运输就不用劳民伤财了。”

“噗嗤!”朱轩直接笑出了声:“有问题,当然有问题。”

“大明收取的税本就不高,从百姓手上能收到多少银子啊?国库有一半来自于盐税。”

“不仅是大明,历朝历代盐税都占国库每年税收的大头。”

“那么问题来了,宋朝时期人口跟大明人口差不多,盐产量也差不多,而宋朝每年能收到盐税千万两以上,加上窝本都接近两千万两了,而如今的大明,每年只能收到盐税两百多万两白银,到底是啥原因?”

这!!!

朱元璋整个人都懵了,他很想说自己卖的便宜,所以没有多少税收。

可外面的盐价并不低啊。

他不确定的问道:“难道是因为刚才那个政策?”

朱轩点点头继续说道:“不仅是那个政策,还有开中法的原因。”

“皇帝陛下为了让商人运输粮食到九边,肯定免去了他们的盐税抵运输粮草的费用。”

“有本钱往边塞运输粮草的商人,都是一些大商人,他们拿下河东盐池的盐引后,获得了大份额的盐税,接着继续垄断两淮盐池的盐引。”

“那样的话,朝廷虽然每年节约了五百多万石粮草的后勤供给,却也损失了巨额的盐税。”

“他们想要垄断盐池盐引,当然要跟官员合谋,那些官员分了钱,不仅把盐引给他们,甚至一盐引可以拿走几十引盐也不是不可能。”

“反正财政又不在中央,当地官员每年上交一部分就行,而且查他们也没用,他们是按照开中法合理把盐引给的商人。”

嘶!

李景隆他们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实在是不敢想象,盐商居然能这样捞钱,还挑不出他们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