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耕地种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会有更多的人饿死。”
“城里能接收的工人是有限的,到时候大家都变成了流民,天下会陷入混乱之中,以大明开国初期的底子,根本禁不起这样的动荡,一个不好就会被蒙元打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闻言、朱元璋激动的军浑身都在颤抖,还是大孙了解自己啊,自己大孙的小脑袋瓜子就是聪明。
戴原礼眼里冒出一缕精光,他也被朱轩的这番话震惊到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话居然出自一个八岁大的孩童。
“小少爷、如果只注重农业,大明如何变福,宋朝可是历代最富裕的朝代啊,就因为他们注重商业。”戴原礼下意识的问道。
等他说出口,这才后知后觉,心里一阵后怕,自己到底说了啥啊,岂不是在反对朱元璋的政策。
他感觉脖子凉嗖嗖的,脑袋随时都有可能搬家。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股强大的威压压得戴原礼喘不过气来,额头直冒冷汗。
朱轩笑着摇摇头:“戴爷爷你说错了,洪武爷重农,是想让天下稳定下来,让天下百姓都有粮食吃。”
“民以食为天,粮食才是根基,只有天下安定了,才会有更多可能。”
“如果洪武爷真不待见商人,应天城内的商户早就被改成农籍,赶出去开垦荒地去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蛋。”
“就拿应天城来说,这几年商铺是不是比前年多了,更加繁荣了?”
戴原礼神情呆滞,好像、似乎……应天城里的商铺比以前多了,也更加繁荣了。
朱轩摇着小脑袋继续说道:”士农工商,洪武爷把商籍排在最后,只比奴籍高一点,这也是有用意的。”
“哦、还请小少爷解惑。”戴原礼已经不拿朱轩当小孩子了,而是在向一个大贤求问。
“因为商人通过各处奔走获取大量财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数,什么好处都让他们占了怎么行,所以、洪武爷对商籍做了各种限制,比如考学、当官。”
“不然百姓都会弃农从商,谁还去种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