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粮食还是不够吃

“以现在的形势,就算北方下半年风调雨顺,也没办法完全恢复耕种,更何况在这段期间,百姓也不能饿着肚子吧?”

“还有、我之前说过的小冰河时期,也就是说,以后的自然灾害不会停,朝廷每年都需要赈灾。”

这!!!

朱元璋眉头紧锁,眉宇间透露着沉重之色。

“看来、洪武爷只能继续加重江浙等地的农税了。”朱元璋无奈道。

边上的刘三吾神色大变:“朱老爷、这种想法万万不能有,如果加重江浙等地的农税,江浙等地的百姓肯定会不满的。”

朱元璋目光一凝:“有什么不满?最多就是日子苦一点,总比北方百姓饿死的好吧?”

这!!!

刘三吾顿时说不出话来,是啊,最多日子苦一点,至少还能活着,而那些北方旱情严重的地方,已经是饿殍遍野。

朱轩这时开口说道:“爷爷、刘先生说的没错,南方的农税不能加重了。”

“爷爷你的想法,其实是好的,都是为了大明百姓,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别的办法呢?”

“别的办法?”朱元璋失笑道:“大孙、粮食就那么多,就跟你刚才说的一样,大明的粮食也是有限的,难道咱还能变出粮食吗?”

“或者说、像你之前说的那样,王朝更迭,是以锐减人口来呈现盛世?”

“那样的盛世,咱不稀罕,洪武爷也不稀罕。”

朱轩沉吟道:“爷爷、大明的粮食确实是有限的,没办法变出来,但我们可以用别的食物替代粮食。”

“比如捕鱼,村外的河里的鱼其实很多的,还有玄武湖里面的鱼,还有秦淮河里面,还有长江里面。”

“如果能大力捕鱼,完全可以替代一半以上的赈灾粮。”

闻言、朱元璋眼前一亮,旋即又苦笑道:“大孙、你以为捕鱼那么容易啊,如果捕鱼容易的话,杨家村的百姓早就下河捕鱼去了。”

边上的海棠这时也附和道:“轩少爷、老爷说的没错,奴婢以前的村子也有河的,村里人去捕鱼,一天下来只能捕到几条小鱼,还经常会有人以为捕鱼,淹死在了河里。”

朱轩眉头一皱,他忽然反应过来,现在的捕鱼技术比较落后。

古代的渔网是用粗布加上麻绳制作的,哪有后世的渔网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