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然知道现在大明的国力,别说是备战三年了,就算是备战五年,也没办法出海征伐倭国。
按照朱元璋最早定下的南北计划,五到八年时间把北方草原上的蒙元打残。
双线计划中的土司部落,朱元璋计划是用三年时间。
等把土司部落问题解决,把北方草原上的蒙元解决,大明就需要长期的繁衍生息的,并不适合继续出征。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接受周围小国的臣服,还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爷爷、征伐倭国一事,需要大臣们的支持,征伐倭国跟征伐北方蒙元不一样,征伐北方蒙元可以随战随退。”
“但征伐倭国则是要出海,到了倭国可不是说撤就能撤的……”
朱轩的意思并不是说大明军队征伐倭国会吃亏,如同当初忽必烈派遣大军一样。
忽必烈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并不懂水战,他派遣出征的将领也基本都是蒙元人,不吃亏才怪呢。
而大明不一样,当初朱元璋还跟陈友谅水战过呢,也就是说,大明的水军实力很强。
而朱轩话里的意思是,出海征伐的成本更高,如果没有获得好的成绩就撤兵的话,会打击大明的士气,下一次想要出海征伐倭国的时候,朝堂里的大臣肯定会阻扰。
别看大明是朱元璋说的算,他掌管着大权,如果下面的大臣磨洋工,或者暗中阻挠的话,朱元璋一时也没办法。
朱元璋也听出大孙的担心,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大孙有没有破解之法。
“大孙、咱大明就真打不起这场战役吗?”朱元璋问道。
朱轩望着忙碌的工人们,陷入了沉思,大明其实是不缺钱不缺粮食的,只不过是洪武爷缺,是普通老百姓缺。
也就是说,大明是打的起这场战役的。
只不过、需要从那些豪绅士族们手上掏出来才行。
“爷爷、你还记得我之前说的皇家商行吗?”朱轩忽然开口问道。
朱元璋下意识的点点头:“咱当然记得,当时咱跟大孙讨论不与民争利的时候,大孙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