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也不差的,打小就聪明,是读书的料子,书院的夫子都夸他呢。”徐妙云揉着朱高炽夸奖道。
“哼、读书厉害有什么用?都是一些酸儒,遇到敌人连举刀的勇气都没有,根本不像我们老朱家的种。”燕王朱棣冷哼道。
徐妙云当然知道朱棣是什么样的人,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征善战,能统帅一方大军。
“王爷、我们家有你和老二能征善战就够了,也需要一个读书人坐镇,你虽然瞧不起读书人那股酸儒气,但也不能否认,读书人就是聪明。”
“陛下吃过不识字的亏,希望你们识字读书,从小就请大儒教导你们……”
闻言、朱棣撇撇嘴:“什么叫聪明,他们是搞算计厉害……”他话虽然是这样说,但也默认了徐妙云的话。
一回想起以前在大本堂读书的经历,燕王朱棣就浑身发怵,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让他安静的坐下来看书,还不如让他去战场上杀敌来的过瘾呢。
“明日进宫述职,我会找我爹问问岳父的情况,顺便跟我爹说一声,让你们入宫去给爹和娘请安。”
大明是规矩的,只要是皇帝的儿子开府以后,也不能随意进入后宫,包括诸位王爷的妃子。
需要上报得到允许才能入宫请安。
即便是朱元璋的妃子们,也不得到召见外戚入宫,更不能召见外人入宫,她们想要出宫也不行。
只有回家报丧,或者是一些重大事情,得到皇帝允许才能出宫。
朱元璋之所以定下如此严苛的规矩,也是逼不得已,历朝历代外戚干政的例子太多了。
为了抑制外戚干政,朱元璋还颁布了选妃制度,从明间选妃,出身都不高,她们的家族都没有什么影响力,最多也就是有点小钱那种。
如此、这些外戚家族没有底蕴,没有权势,没有能力,就很难拓展势力。
其次、外戚虽然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但仅限于经济方面的,他们可以拥有无数的财富,却永远与权力无缘。
就算给了爵位,也是没有封地,表面风光罢了。
系数明朝两百多年历史,一共有二十位皇后,有就明成祖的妻子徐皇后除外,其余皆是普通家庭出生。
一说到入宫请安,徐妙云露出思念之色:“时间过得真快,也有两年多没见过皇后娘娘了,也不知道皇后娘娘的身体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