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朱允熥推出大明版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不仅金陵城内的官员们蠢蠢欲动,各地的官员们听闻后,也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精心撰写自荐信,详细阐述自己的才能、过往的政绩以及对交趾地区治理的见解,然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金陵。
一时间,通往金陵的官道上,信使们策马狂奔,扬起阵阵尘土。
与此同时,那些胸怀壮志的读书人也不甘落后。
他们虽没有官场的经验,但怀揣着一腔报国热情,渴望能在交趾这片新开拓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们有的亲自带着自荐信来到金陵,有的则委托当地的官员代为转交。
这些自荐信纷纷飘进了赵谦等人的办公地点。
赵谦、黄观、解缙、夏元吉等人深知此次选派前往交趾地区官员一事责任重大。
他们专门寻了一处幽静且宽敞的办公地点,将其布置成临时的筛选场所。
房间里摆满了桌椅。
案几上的文书堆积如山。
赵谦看着堆积如山的信件,不禁感慨道:“没想到此次选派官员之事,竟引得如此多人响应,可见大家对交趾地区的重视。”
黄观点点头,说道:“这是好事,说明大家都看到了交趾地区的潜力和机会。”
“不过,我们筛选时可得擦亮眼睛,选出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解缙笑着说:“这些信件里说不定藏着不少人才呢,咱们慢慢看,仔细甄别。”
夏元吉则已经开始动手整理信件,他说道:“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开始。”
“时间紧迫,得尽快选出合适的人选。”
于是,四人各自坐在桌前,开始认真翻阅起这些自荐信。
赵谦、黄观、解缙、夏元吉会格外关注一些人。
其中,有一批是那些曾在偏远、复杂地区任职过的官员。
他们的自荐书往往会被选拔者重点关注。
西南山区那里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矛盾纠纷频发。
沿海地区任职,负责处理过海盗侵扰、海上贸易纠纷等问题。
这样的官员选拔出来,派到交趾地区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政策。
而不是那种死读书,刻板的人。
“不错不错,这个官员在西南地区的时候,成功调解了多起民族间的冲突。”
“他还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政策。”
“这种在复杂环境中积累的治理经验,对于交趾地区的治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赵谦看着手上的自荐信,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本身就是出自琼州府,那里就是各个民族混居。
所以,他深知调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事情是多么复杂,多么难处理。
这个官员能够很好的处理,当真是不错。
随即,他在这个官员的自荐信上面画了一个圆圈,表示通过第一轮选拔。
“我这个在沿海地区的也不错。”
“他懂得如何加强海防建设,组织渔民联防,打击海盗势力。”
“同时规范海上贸易秩序,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
“交趾地区临海,海上事务必然繁多,这个官员的经验就显得尤为宝贵。”
夏元吉说着也画上了圆圈。
解缙和黄观也说着自己看到的觉得优秀的官员。
经过数日不分昼夜的筛选,赵谦、黄观、解缙、夏元吉等人终于完成了第一轮选拔。
那些被选中的自荐信被整齐地整理好,放在一个精致的木盒中。
赵谦捧着木盒,匆匆赶往皇宫。
“陛下,这是第一轮选拔出来的自荐信,请陛下过目。”
朱允熥接过木盒,打开后仔细翻阅着里面的信件。
这些自荐信中,官员们言辞恳切,纷纷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但朱允熥深知,仅凭纸上的文字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看完信件后,朱允熥对赵谦说道:“这些官员虽在信中说得天花乱坠,但朕不能仅凭他们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你安排情报机构的人出去,仔细核查他们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朱允熥不轻易相信自荐官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深层次考量。
这与他作为帝王的责任、过往的经验以及当前的局势紧密相关。
在大明官场,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
部分官员为了谋取更好的职位和晋升机会,常常夸大自己的功绩和能力。
他们在自荐书中可能会对自己的经历进行粉饰。
将一些小的成就吹嘘成巨大的功绩,或者隐瞒自己的过错和不足。
朱允熥深知这种风气的存在,他不能仅仅凭借官员们在自荐书中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判断。
有些官员可能在地方任职时,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却在信中描述得是为当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朱允熥轻信了这些自荐书,就可能会选拔出一些徒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的官员。
这对于交趾地区的治理将是极大的隐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交趾地区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局势复杂且不稳定。
朱允熥希望选派到交趾的官员能够真正有能力应对当地的各种问题。
如果选派的官员能力不足或者不适合当地情况,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问题。
甚至影响到大明在该地区的统治。
因此,朱允熥必须确保选拔出来的官员是经过严格筛选、真正有能力胜任的,而不能仅仅依赖自荐书来判断。
况且,选拔前往交趾地区的官员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关乎朝廷的权威和公信力。
如果朱允熥轻易相信自荐书,选拔出不合适的官员,不仅会影响交趾地区的治理。
还会让朝廷在百姓和官员心中的形象受损。
朝廷需要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向天下展示其公正、严谨的用人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让官员们敬畏朝廷的权威,让百姓信任朝廷的决策。
因此,朱允熥通过情报机构调查自荐官员的情况,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权威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