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英听了老人家的话,想去看一看。老人究竟给他们指引什么出路,可葛大叔他们却有些不信任。大家心里都挺着急,一心想着赶紧帮梁红英把小丁送下山,了却这桩心事。
在这焦灼的氛围下,梁红英并未乱了分寸。她知道,欲速则不达 ,便劝住葛大叔等人,让大家稍作等待。随后,她独自跟着老太太进了屋子。
这屋子十分简陋,是间茅草房,并且年久失修,屋顶甚至能透进光来。不过,老人住的床铺很干净,被子虽有补丁,却很整洁。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还有橱柜。房子外观简陋,内部却应有尽有,一进屋子,就有一种温馨感。
老人理解屋外几人的想法,知道他们不信一个老太太能指出什么有用的路径。毕竟眼前就有现成的路,何必多此一举?
老人把梁红英叫进来后,自信地说:“以前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些慌慌张张想逃离鬼子管辖矿区的人,都没跑掉,最后还是被鬼子抓了回去。我要给你指的,不是一条明面上的路。之前很多人都从山上的小路逃走,可我觉得凶多吉少。鬼子又不傻,在周围布置了不少眼线,一旦发现有人逃离,很快就会派兵追击。我把你们截住,不是因为你们有什么特别,而是过去的人我跟他们说,他们都不听,觉得我这老太太不可信,说的话也没人当回事。姑娘,你听我的就对了。”
接着,老人把梁红英引到床边,将床铺往旁边一推。床铺底下有个箱子,老人吃力地搬开箱子,一个洞口赫然出现。梁红英十分吃惊,刚钻了半天巷道,怎么又冒出个洞?她不禁纳闷,这山里难道藏着什么秘密?
老人解释道:“你可别小瞧这个洞口,这是我儿子发现的。我们之所以在这儿建房,就是因为这个洞。它能通到山下的村子,是天然形成的。我儿子上山打猎时发现了它,顺着一直走,就到了我们的村子。他觉得这洞很宝贵,关键时刻能帮人脱离困境,所以就在这儿盖了房子。”
梁红英好奇地问:“那你儿子呢?”老人摇了摇头,神色哀伤:“死了,就死在矿区。”梁红英同情不已,又问:“是被抓去的吗?”老太太再次摇头:“是被骗去的。有人说那儿挣钱多,他就跟着买办去了,结果上了当。到了那儿不仅不让回来,还说他欠了一屁股债。”
老人家脸颊不受控制的划过两道泪水,接着说:“我一直住在这儿,就盼着有一天儿子能回来。我知道这是空想,他已经走了两年,但我总抱着一丝希望,有一天他能推开家门,回到我身边。”
梁红英听后,心中酸楚万千。看着老人悲苦的表情和忧郁的眼神,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见老人伤心,她也忍不住落泪。
两人在屋里耽搁了不少时间,屋外的葛大叔焦急地喊道:“快点吧,姑娘!一会儿鬼子该来了!”梁红英擦了擦眼泪,赶紧跑出去说:“大叔,这儿真有一条通道!你们都来!”说完,便回到屋子。
那个脱下军装的小伙子率先冲进老人的茅屋。小丁趴在矿工大哥的背上,附和道:“我相信红英姐,你们也要相信她。”两位矿工大哥听后,也跟着进了茅草屋,葛老头索然无味,也就跟着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