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无非是资源分配的问题。”
韩朔这个说法,让两人陷入了思考。
如果没有韩朔,为了集中资源办大事,实现有限的工业化,原来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因为资源越分散,成本就越高,整体效率就越低。
为了工业化,做出一些牺牲是有必要的。
只要工业化起来了,会反馈给全社会,但是贫富差距必然会存在。
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化越发发达,马太效应越发明显,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韩朔之所以提这事,是觉得没有必要按照原来的路线走。
完全有能力,让农村也具备城市化的能力。
前提是,创造出来的税收,不能被上级管理部门拿走大部分。
例如一个县城,本来依靠自身产业和税收,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
结果被地级市拿走大部分收益,这就打断了县城的良性经济发展。
而拿走的这些资金,用来发展地级市,资源肯定会向地级市聚集。
对这个问题,韩朔不便说的太多,只要提醒一句就行。
然后话锋一转,说道:“我们这次举办的项目洽谈会,是按照产业链的方式布局。
一般一个地区,会设置若干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一条产业链,不一定全部设置在地级市,大部分制造环节,还是会放在县级区域。
地级城市一般以服务业为主,同时也会为该地区的产业链提供科研、设计、贸易等有关的工作。
这样布局下来,虽然成本稍微高些,但不会达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形成广而不散,聚而不稠的工业格局。
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全区域内的百姓也能更容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两位领导听到韩朔这么说,脸色微微有些动容。
他们还在考虑韩朔的城市化,是否具备可行性,而他却是准备这么干。
要知道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这么干的成本只会更高。
完全不是一个正常商人所为!
“你这么做,就是为了你所想的城市化?”伍总不解地问道。
韩朔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完全是。”
两人听到这话,更加疑惑,好在韩朔也没有卖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