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宋晓蓉的讲述,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如果这个计划真正执行,将是多么的庞大,不仅改变了整个北方的气候,还改变了山川河流。
可如此浩大的工程,同样需要用大量的金钱堆积起来。
“你们的这些辅助计划,有没有上报?”杨席问道。
“之前随着东水西送南线工程一并上报了,但没有进行精确预算统计,只是讲述辅助计划的必要性。”
“谁审批的?”杨席又问道。
“政务院审批的!”宋晓蓉说道。
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理念,东水西送工程南线的建设成本,将完全由天道基金承担。
也正是因为不用国家出一分钱,南线工程才能顺利获得审批。
但辅助工程,不管是水土保持,还是河道疏浚工程,天道基金都不是第一受益者,甚至连第二受益者都不是。
所以在他们上报的计划里面,并没有对辅助工程细讲,只是讲述了这些工程的必要性。
“你们可是给我们出了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此庞大的河道疏浚和防洪工程,国家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多了。
你们有没有估算过,如果这些项目都开展起来,一共需要多少资金支持?”
杨席倒不是觉得这不好,而是时机不对。
现在既要面临战争,又要面临经济发展的压力,国家的资金这些年应该投向促进工业发展的领域。
相比这些领域,这些辅助工程的优先顺序就要往后排。
“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份辅助工程方案,根据我们的方案,10年时间总投资规模需要1200多亿元。
平均每年的投资规模达到了120亿元。
别看投资规模很大,但我们认为这些投资获得的回报,足以覆盖成本,对北方经济和民生、农业发展都有巨大的好处。”
杨席听到宋晓蓉这么说,好奇道:“好处肯定有,不然也不会这么做,但说想要赚回来,那就有些夸张了。”
别看韩朔光是每年给英雄烈士和退伍受伤士兵的支出,就高达几十亿元,似乎钱并不值钱。
事实上每年支出120亿元,相当于前世约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