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解决资金问题

“你们的方案里,不只是河道疏浚吧,有没有防洪灌溉工程?”杨席问道。

韩朔明白杨席的意思,如果只是河道疏浚工程,只能说在生态保护和防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没有将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没有让广大农民受益太多。

水有了,如何让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让水资源价值最大化。

前世杨席对水利防洪灌溉设施的建设非常上心,因为这关系到农业生产,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

宋晓蓉回应道:“我们的方案里确实有防洪灌溉发电等水利枢纽建设,但这些并不在辅助工程下面,而是在衍生经济价值开发项目里面。

如果将这些也算进辅助工程里面,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就不是我刚才说的数字了。

不过这些衍生工程,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价值,主要是用于发电,还可以用于水资源再利用开发。”

韩朔知道前世我国对水利发电进行了充分利用,在我国发电量占全球20%的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发电占国内总发电量的20%。

这个占比非常大了,年总发电量达到了1.7万亿度电。

如果按照现在上网电价0.1元计算,光是水力发电年产值就达到了1700亿元。

不过发电量并不等于供电量,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电被废弃了,但也不能掩盖其巨大的经济利益。

杨席听完宋晓蓉的话,站在那里沉思了很久,然后看向韩朔问道:“如果我们将这些水利发电利益让给你们,

你们能不能将所有的成本承担起来,并承担长期养护工作,包括河道疏浚工程、水利枢纽建设,居民迁移安置成本等。”

不得不说,杨席的魄力非常大,在没有论证水利发电价值以及水资源利用价值的前提下,就敢这么做。

水利发电枢纽工程,明显的特征就是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属于细水长流的投资项目。

相比还没有到手的远期利益,眼前巨大的成本和负担,才是政府头疼的问题。

虽然这么做看上去短视,但不可否认,政府不用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又能将事情给办了。

国家还能从中收获巨大的防洪灌溉和生态收益,这才是国家真正在意的地方。

如果没有天道基金的东水西送工程,也许不用如此着急。

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除非叫停他们的东水西送工程,但这也不符合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