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份计划书对工业方面的描述不算少,但很多工业是缺失的。
特别是基础工业和重工业,基本依赖国内进口。
甚至连钢铁等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产业,也没打算大规模投资,只是进行一部分产能的建设。
主要满足自身工业和基建的需求,还需要进口相当一部分。
但在商业发展方面,计划书的描述就比较多,也符合小慧之前对中南半岛的定位。
依托国内庞大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产品,通过贸易和商业,将产品销售到全世界。
所以商业发展方面,首要就是建立贸易和销售渠道。
在贸易开放方面,等到全球大的战事结束,保护伞公司会邀请全球各个国家,就全球贸易问题展开合作。
目前的关贸协定,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推倒重来。
到时候中南半岛肯定是新贸易协定的缔约国,有资格在全球做贸易。
然后就是销售渠道建设,这方面同样拥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就是建设一批具备品牌认知度的商超体系,借助先进的卫星通信技术,建立遍布全球的物流运输体系。
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系统,降低商品库存和运营成本。
同时对受欢迎的商品和后端生产厂家实时沟通,增加货物的周转率,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这个年代,也只有天道基金和定远军,有能力建设如此庞大的销售渠道。
现在连打个电话都费劲,更别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以及数字化运营了。
其次建立更接近消费者的终端销售网络,例如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等等。
依托先进的物流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数字化运营,做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少困难。
最重要的是,建立这套贸易销售体系,并不是定远军孤军奋战。
早在几个月前,韩朔就命令天道基金派遣大量的人员混入全球各个国家。
这些人从表面上看,人种和当地一模一样,身份也没有任何问题。
到时候定远军可以和这些内应进行合作,建立这样的网络和体系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还能降低自身的存在感,避免引起当地商业势力的敌视。
这样一明一暗的经营模式,可以保证贸易体系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