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朔嘴上说的不错,但也要有人信。
哪怕正如韩朔所说的那样,也会让人很难受。
韩朔也知道这很难让人接受,但还是说了出来,目的就是无形的威慑。
这时候有人问道:“具体我不清楚,但我想仿生机器人获得的信息,不应该作为证据吧?”
韩朔笑道:“当然不能作为证据,莫须有的罪名,可不是公平公正的做法,如果真要这么做了,我们也要被遗臭万年了。
甚至可以说,正常调查的过程中,这个功能都不会被使用,只有在有明显的疑点出现,当事人却始终不正面回应。
那么在告知对方的前提下,才会动用这种能力。
不过一旦动用这种能力,那么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了,不管对方答不答应,都会去做。
并且会采取强制措施,避免狗急跳墙。”
按照韩朔的说法,这种能力一般不会动用,谁没事整天探查别人脑海中的 秘密?
哪怕是机器人,也不会这么闲得慌。
可是一旦确定动用,肯定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和线索,对方却不老实,那么只能采取措施了。
众人听到使用会有前提和限制,终于松了口气。
不然时时刻刻头顶上都悬着一把剑,只要是个人都会感觉到很强的压迫感,韩朔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一味蛮干,只会适得其反。
手里有剑,但不能经常动用,这样既有威慑力,又不会有强烈的反弹。
见没人有意见,韩朔继续说道:“其实仅仅是贪腐,百姓还好一些,起码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压迫感。
真正让百姓难以接受的,还是官员对权力的滥用,这是直接针对百姓,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可能我们有很多制度和机制,来保证百姓有冤屈有地方申,但这种机制能不能一直发挥作用?
例如上访机制,上访群众会不会被当地政府拦截。
去法院告状,会不会存在官官相护的问题,或者避重就轻处理问题。
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些现象一定会存在,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权力私相相授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也是我为什么反对只是给这个独立机构监督权的原因,我们必须要有一套机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跳开原有的机制,起到拨乱反正的效果。
也有人会说,邪不压正,迟早会暴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