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韩朔不希望教育成为选拔式教育,也不希望学生无限内卷。
虽然内卷会产生竞争,竞争会让很多学生更加努力。
但这种努力,大多数都是无意义的,也不会给国家在创新上带来多大助力,更多还是无意义的内耗。
为了避免成为这种模式,就必须让所有学生都有就读大学的机会,并且在师资力量上不能过于悬殊。
其他学校韩朔的想法可能无法得到实施,但在天道基金的一亩三分地里,韩朔的话还是管用的。
为了实现他这个目标,天道基金在高校建设的时候,比韩朔预想的投入要大不少,每所学校能容纳的学生人数有不同程度提高。
当前平均每所学校年招生数量在8000左右,300所学校,每年招生数量在240万。
加上公立高校在内,全国年招生能力在260万左右。
其实国内公立高校数量并不少,之前很多知名的公立高校在去年进行了大规模拆分,但拆分的后果,就是每所高校目前能招生的规模较小。
天道基金倒是提议过,可以给这些公立高校提供大量的生物机器人教师,以提升公立高校的师资力量。
但并没有被接受。
他们给出的理由倒不是否定生物机器人的教学能力,而是想要实验两种模式的优劣。
对此韩朔有些无语,但仔细想也能理解。
其实天道基金并不可怕,虽然规模庞大,但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商业组织,规模再大也难以和权力对抗。
但天道基金不只是一个商业组织,他们手里还有无尽的生物机器人。
这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其实都明白,因此有些人很难将其和商业组织对等起来。
哪怕韩朔强调也没有用。
虽然无法阻止天道基金大规模使用生物机器人,但他们内心还是想要减少生物机器人的使用数量。
虽然这算不上共识,但在部分人心里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人心是复杂的,有些人对天道基金想的多一些也正常,至少韩朔在的时候,没人敢对天道基金真的怎么样。
在这个年代,如此规模的招生能力,其实非常恐怖。
目前全国人口只有六亿左右,哪怕天道基金劝说很多年龄较高错过基础教育的学生入学,今年能参与升学考试的人数也不算太多。
根据天道基金的统计显示,今年参与高考的人数也只有180万左右。
很多年龄擦边的学生,一年时间根本没有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