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所有生物机器人都奔着赚钱去的,还有大量的生物机器人从事基础领域的研究。
特别是教师们,除了日常教学之外,很多人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基础课题。
根据天道基金的统计,他们创办的基础科学期刊,投稿最多的就是中小学老师。
反而国内高校的投稿占比不足10%。
这里面虽然有很多因素,例如国内此前高校数量较少,而且都是公立高校,能够独当一面的科研人员数量较少。
或者说目前国内最重要的研究不是基础科研,而是应用科学。
随着天道基金旗下的私立高校大规模投入使用,这种局面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但不可否认,中小学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然,他们从事的基础科学领域研究,都是不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投资基础科学设施建设的领域。
从事的都是以理论构建为主的基础研究,而不是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科学研究。
毕竟中小学没有哪个条件,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长期参与基础科学实验。
就算如此,他们涉及的领域同样非常广泛,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电子学等等领域,都有很不错的原创性建树。
其中数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最为突出。
例如今年有人破解了困扰很久的黎曼猜想,以及数学和生物学结合的癌症扩散数学模型。
还有和日常见到的骑行车两轮行走问题的数学和物理结合的方程组解。
以及在航空以及船舶领域最重要的流体力学模型。
这都是和应用科学紧密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破解其中秘密,能够有效推动相关应用科学的发展。
还有和普通人关系不密切,且短期内不会产生经济价值的基础科学研究。
最典型的就是天问宇宙学。
可以说,在基础研究领域,目前中小学老师竟然成了国内的研究主力军,让全国的科研工作者对这些中小学老师不敢轻视。
以前顶尖的人才会选择进入高校,或者进入国家科研机构工作,绝不会甘心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
但现在这种观念逐步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