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想要让旗下工人走上街头很简单,只需要给工人制造各种麻烦,例如欠薪等等,然后把责任推到保护伞公司头上。
并且告诉工人们,找他们没用,要找就找保护伞公司。
这种策略非常成功,一周的时间,就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
保护伞公司面对这种局面,并没有出动军警进行镇压,反而帮助游行示威队伍清理街面,避免造成长时间街道拥堵。
约翰牛的人和那些配合的资本家,看到保护伞公司竟然如此好说话,更加兴奋了。
认为保护伞公司是真的怕得罪普通百姓。
于是很快组织起了第二次游行示威,相比第一次试探性的游行示威那样彬彬有礼,这次就显得混乱了很多。
很多特殊人群混在游行示威队伍里,开始对街面上的东西和店铺进行打砸,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面对这种情况,军警自然将搞破坏的人抓了起来。
于是约翰牛的人就发动媒体,污蔑保护伞公司抓人行为是打压游行示威人群,镇压百姓的诉求。
面对污蔑,保护伞公司也没有第一时间出来澄清,仿佛缺乏足够的政治敏感度一样。
不明真相的百姓,还真以为保护伞公司抓人是镇压游行示威的人,于是对其负面评价更多了。
这种可喜的转变,让约翰牛的人更加欣喜,必须要加大力度。
而约翰牛的资本家们,见这一招那么好使,以为抓到了保护伞公司的软肋,于是更放心给其制造麻烦。
就这样,港城的局面越来越混乱,确实对港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直到渣打银行联合汇丰、有利等金融机构,集体宣布鉴于港城混乱的局面,暂停提供金融服务。
如果说之前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金融服务的停止,对港城的打击是全方面的,严重影响了港城的经济发展。
而保护伞公司一直等的就是这个契机。
保护伞公司虽然可以仗着武力,不顾任何谴责将所有的资产收归自己国有,但必然给今后的治理带来一些麻烦。
所以借口必须得有。
随着金融机构集体给保护伞公司制造麻烦,半天后大量的军警开始出动,全面控制了这些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