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制造这样体积的东西,难度已经很大,在制造飞船上,最大的难度是精度。
小东西想要做到高精度,相对来说简单很多。
一个东西大了,那就几乎一定会有误差,越大误差也就越大。
五十米长的东西,单单热胀冷缩,误差就已经很大。
就像有些管道的焊接,得选天气和时间,等到天气热了之后,管道会慢慢变长,等到距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马上焊接,不然再等温度升高,管道就会彻底碰到一起,导致焊接强度变低。
飞船的制造要求高,需要极高的精度的同时,还要稳定。
不然太空外的温度和大气层内的温度,以及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产生摩擦,导致不同的温度,都能有非常巨大的区别。
一旦内部材料因此变形,就会导致飞船出问题。
飞船里一点小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会是致命的。
那么多不同的系统,只要有一套系统出问题,就会导致整体崩溃。
比如空气循环系统要是没了,那没多久飞船上的人就会因为氧气不足而死亡。
温控系统出问题,那人倒是可以靠着穿衣服,或者物理降温来缓解,但内部温度降低,导致其他设备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循环系统要出问题,后果同样很严重,人会饿死。
这些东西,都需要保持高精度。
保证体积的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精度,然后还要足够稳定。
制造材料,制造工艺,以及制造难度,直线飙升。
好在有机器人,这里每一个机器人,都是一个超级顶尖的技术人员,不会有任何失误,精度高到离谱的机器人。
同时飞船的整体设计也非常完美。
第二步的制造,在完全控温的环境中进行,这样能保证制造的时候,零误差。
零件组装,焊接,然后再用特殊材料的温控层覆盖,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设备和大部分结构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其他允许发生变化的部分,则是分体式设计,通过软连接进行连接。
整个制造速度非常之快,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飞船的内部框架都已经制造了个七七八八。
哪怕还没开始安装各种系统,也能初步看出飞船的结构。
帅是真的很帅。
也在这个时候,安大校再一次走进了厂房。